他原本打的是义军作战遇挫后,司马颖吃些教训后,自然也就听得进自己一方的意见,能正常出兵了。可若是遭遇一场惨败,那就大不相同了。
其实在来之前,张宾早就做好了腹稿,此时当即道:
“府君,事情如此发展,不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吗?”
“嗯?”刘羡有些疑惑,不明白张宾语句中“机会”的意思。
张宾微微抬手,不徐不疾地说道:“您可以派出一队人马,佯装接应成都王,然后趁机截杀了他!”
“啊?”
“之后,您就对外宣称说,这是孙秀派来的刺客。您素有信义之名,德高望众,孙秀又常行鬼蜮手段,众人必然相信。哪怕不相信,到那时,除了让常山王来接管征北军司,还有其他人选吗?”
说到这里,张宾生出些得意,语速也快了起来:
“到那时候,常山王又会任命您做这大军的统帅。以您的能力,率领二十万大军,击败孙会,岂不是手到擒来?击败孙会后,您再自河桥入洛,亲手擒杀孙秀,普天之下,还有谁能与您争功?您就是讨赵的第一功臣!”
“盛名之下,您再推辞重赏,必然更得人望,便可以行我所说的十字策略了。”
“我敢担保,不出三年,您必然外放。到地方上后,您再登高一呼,天下赢粮而景从,大业也就唾手可得了!”
张宾这一番滔滔不绝的建言下,刘羡一时感到窒息。因为张宾给刘羡画出了一副,空前清晰又美满的蓝图,夺权,养望,帝业,一切都顺理成章。所需要用的手段,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出其不意地刺杀司马颖,完成一次小型政变而已。
以刘羡意志力之深,此时也忍不住有几分动摇。毕竟甘美的果实就在面前,谁能忍住触碰它的欲望呢?
但刘羡眼前忽然晃过孙秀的脸,令他顿时清醒了,并且很快意识到:孙秀恐怕也是这么劝说赵王的吧?张华恐怕也是这么劝说贾后的吧?岐盛恐怕也是这么劝说司马玮的吧?
获取权力的方式是如此简单,可难道没有代价吗?
真的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除去司马颖吗?就算真成功了,这么大的事情,真的能瞒过去吗?到时候,天下人会怎样看待自己呢?真的能得到无数人的敬仰吗?如果不能,自己的部下又会怎么看待自己呢?煌煌史册之上,以后又会怎么描写自己呢?以后真的不会上行下效吗?
无数念头在脑海中交织后,这一刻,刘羡切实感觉到了,感觉到头上曹操和司马懿的阴影了,甚至能看见那两人嘲讽似翘起的嘴角。
但在这一瞬间后,他们又消失了,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
刘羡抬眼周遭,打量着帐内的张宾,他显然在为自己的谋划而得意,而一旁的诸葛延与李盛两人,目光如炬地看着自己,呼吸有些粗重,显然,他们也意识到了这个计策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
帐篷内的气氛一时有些安静,安静到刘羡能听到众人的呼吸声、心跳声。他再度起身,把帐门的门帘挑开,让阳光照射进来,可以见到空气中上下弥漫浮动的无数尘埃,新鲜的风也随之进来了。刘羡的目光投射到军营外尚在开花的杏树,胸中的波澜渐渐平复了。
他回头对张宾说:“谢谢张先生的计策,但这个计策,我恐怕不能采用。”
这句回话让张宾哑然了,甚至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在他看来,自己刚刚和刘羡那段对话,已经算得上君臣相得,而献出的这个计策,可以说是他的得意之作,是哪里出了问题,让对方不愿意采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