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看到,司马氏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无药可救了。上面的宗王不能亲爱互助,社稷虽尚未彻底摧垮,但也朝不保夕。四海沸腾,群雄逐鹿,恐怕就是这两三年的事情了。”
这是众人心中都有的预感,只是大多不愿意这么去想,因为在这种末日未来中,人没法期望自己拥有怎样的未来。可在刘羡点破之后,他们又没法不认同这一点,因为这一切的预兆都非常明显,无从躲避了。
“那兄长叫我们过来,是来做什么呢”
众人的目光聚集在一起,他们都知道,刘羡召集众人,一定是有推心置腹的话要说,实际上等待至今,他们大概也能猜到刘羡要说什么。但猜到,和亲耳听到,到底是两回事。
刘羡看着自己摊开的手掌,郑重道:
“我不敢隐瞒大家,我自负是昭烈之后,一直有重振汉室,济民水火的志向。但自知道路艰难,晋武又到底留我家数十条性命,算是有恩,早年若背晋起事,或许有负道义,为世人所诟。”
“但如今我已力辅晋室十余载,历辅三王,自问对晋室已经尽心竭力,内外无愧。可赤县却每况愈下,令人叹惋。再这样下去,又能得到什么呢可见是上苍不济晋室。因此,从今日开始,我要做起事的打算,重振汉室,抚化万民。还望诸位助我一臂之力。”
说罢,他将手掌握紧拳头,对着众人一鞠躬,继而等着众人的表态。
最先表态的是吕松,他兴高采烈地道:“我早就知道,像刘府君这样的英雄,怎么会屈居人下呢族中早就做好了准备,要助您成就大业呢!”
他都这般说了,其余众人更是刘羡的死忠,对于晋室本无好感,怎么会不同意呢都纷纷表示愿意效忠。
在场惟一值得让刘羡关注的,其实是李矩的看法。
李矩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低头陷入沉思,似乎是在追忆过往。少顷,他反问刘羡道:“以兄长的智谋,想要谋取一片天地,确实不是难事。可以兄长的身份,很难在洛阳带走家人吧,若是带不走家小,你打算怎么办”
这与刘羡的话语全无联系,但刘羡明白,这位义弟是想借此看自己的情义,他笑了笑,淡然道:“世回,我会宽待司马氏的后人,以此为条件,换回我家人平安。”
这言语中自有一股堂皇大气,终于折服了李矩,他拱手笑言道:“看来兄长已经是十拿九稳了,我愿做兄长马前卒,为兄长披荆斩棘!”
听到李矩应允,刘羡可谓大喜。这正是他此来河东的最大目的,若不能令李矩归心,其余安排都无从说起。但有了李矩帮助,他就有了至少六成把握。
如今到了正式详述计划的时候了。
“好!好!”刘羡一把拉住李矩的手,用两只手紧紧握住,他说:“世回,我要你去当这个河东太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