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回桌前,李骁提起笔写下一道道命令。
从粮草的调度到军械的补给,从各军的集结路线到作战的大致方略,每一条都清晰明确。
写罢,他拿起大都护的印信,在每一份命令上重重盖下,最后火漆封印,拿出调兵虎符,命人送往北疆各州。
随着这些命令的发出,北疆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初步运转起来。
各州粮仓的大门缓缓打开,一辆辆满载粮草的马车在士兵的护送下,朝着指定的集结地进发。
军械坊里灯火通明,工匠们连夜赶制火炮弹药,锻造铁甲兵器,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此起彼伏。
这些都是战争的预兆,自然瞒不过皇城根脚下的军民们,街道上却没有丝毫慌乱。
最冷的寒冬已经过去,气温回暖,一群妇女们坐在墙根
“听说大都护已经下令,开春便出征漠北。”一个纳鞋底的妇女说道。
她乃是金州老汉民,男人乃是第一镇中的一名千户,自然能得知更多的消息。
而像这种大规模的军事调动,也根本隐瞒不住,到处都是漏风的口子。
就像是宋国的北伐,金国也早就知道了,只是不知道具体的时间和兵力部署罢了。
“可不是嘛,咱们北疆军出马,保管马到成功。”旁边的人接话道,脸上带着笃定的笑容。
北疆的强大早已深入人心,在这些年的征战之中,男人们的官越做越大,百姓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他们对战争早已没了畏惧,反而多了几分期待。
因为北疆军的胜利,已经成为了常态。
“我听说,是因为乞颜部偷袭了克烈部,惹得大都护震怒,这才准备发兵灭了乞颜部。”
有人压低声音说道,仿佛得到了什么内部消息。
“乞颜部没听说过啊。”一个刚嫁来龙城的年轻少妇挠了挠头,一脸茫然。
“嗨,就是漠北草原的一个小部落,没啥能耐。”旁边的妇女摆了摆手。
少妇则道:“不过克烈部我知道,唆鲁合贴尼夫人不就是从漠北克烈部来的嘛。”
“听说那可是漠北最大的部落,没想到竟然被一个不知名的小部落给偷袭了。”
“真是世事难料啊。”
“是啊,怪不得大都护如此震怒,这乞颜部的确是该打。”有人愤愤不平地说道。
“也不打听打听,克烈部跟咱们北疆是啥关系”
“那可是姻亲!偷袭克烈部,不就是没把咱们北疆放在眼里吗”
“就是,就得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咱们北疆的厉害。”
街道上,孩子们依旧在追逐打闹,商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一切都和往常一样。
对于龙城百姓来说,北疆军出征就像播种收获一样寻常,他们相信这支百胜之师一定能凯旋。
而战争带来的,将会是更多的财富和更安稳的日子。
在这平静的表象下,北疆的战争机器正高速运转着。
一场针对乞颜部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而远在折折运都山的铁木真,还在为吞并克烈部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丝毫没有意识到,一把锋利的屠刀已经悄然悬在了他的头顶。
……
初春,冰雪融化,李骁正式下达了征讨漠北的命令,彻底吹响了战争的号角,各部兵马迅速的调动集结。
西海,天空碧蓝如洗,大地之上,一望无际的山峦、草原与河流湖泊交相辉映,逐渐展露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这里是整个北疆九州之中,地域最广、人口最少的一州,三分之一的人口集中在扎不罕河下游地区,依水而居,过着半牧半农的生活。
这一日,都尉赵武正在帐篷外面修补马鞍。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此地的安宁。
一名来自百户府的传令兵翻身下马,大声说道:“赵都尉,百户有令,三日后各部集结,准备去东边打乞颜部的狼崽子。”
赵武手中的动作一顿,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哈哈哈。”
“窝在帐篷里待了一年多没动手,骨头都生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