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就是想看看,他打破了一家独大的格局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现在他看到了。
“我们第二代产品什么时候可以发布?”
“已经在量产了,第一代生产的很少,现在只有下单我们才做。”
“那就发布第二代,我倒要看看他们怎么打,专利都没问题吧?”
“没问题,基本上绕过了英特尔的核心技术专利,架构上也跟他们不同。”
“兼容性呢?”
“可以兼容。”
“好,那就发,看看会怎么样!”
“明白。”
1981年的圣诞节前amd抛出了杀手锏,升级版amd1981-2发布,其性能远超ibm-5150,尤其是存储方面,价格只比amd1981-1高了10%。
市场反应是爆炸性的,apple和ibm的高价策略一直都被用户吐槽,现在有了性价比如此高,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北美几家主流科技媒体在评测后,也给予了“性能强劲”、“物超所值”的评价。
英特尔在amd1981-2发布后的第七天,就向加州地方法院提交了补充诉状,指控amd新处理器中使用了英特尔的的核心微代码架构,侵犯了其多项核心专利。
他们要求法院立即颁布禁令,禁止amd1981-2的销售。
几乎同时,ibm也出手了。
他们并未直接起诉,因为专利不在他们手上,但他们的招数更阴损,他们是向其庞大的供应商网络施压。
结果就是,数家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包括一家重要的内存芯片厂和一家电源模块供应商,以“产能不足”或“需要优先保障现有大客户订单”为由,通知amd将大幅削减甚至暂停供货。
压力很快就传导到了amd内部,公司员工由产品成功的喜悦和兴奋,变成了担心公司的未来。
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经历过一次了,他们差点被英特尔搞得倒闭。
集团会议上。
法务总监带来了第一个不好的消息:“陈总,英特尔这次补充的证据很刁钻,他们聘请的专家团队咬死了我们架构设计的几个关键点,认为绕不开他们的基础专利。法院初步聆讯后,虽然没有立刻颁布禁令,但态度对我们不太有利。”
采购经理紧接着又抛出个大麻烦:“那些供应商态度很强硬,说他们惹不起ibm。我们正在紧急寻找替代供应商,但符合要求的厂商要么被打了招呼,要么报价奇高,而且交货周期很长。”
市场部负责人带来的消息显然也不怎么样:“负面舆论扩散很快,尤其是在企业级市场,ibm的品牌影响力太大了。已经有两家之前有意向的大客户表示要‘再观望一下’。”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陈胜。
陈胜沉默了几秒,开口道:“英特尔那边,让我们的专家团队和律师团全力应诉,把我们的专利文件和技术白皮书做厚实,一条一条驳斥他们。同时,联系几家中立的技术评测机构,邀请他们做公开对比测试,用事实说话。”
“是,陈总。”
“原件的问题,我会去想想办法,不过你们也不能偷懒,一、让吧。”
采购经理点头道:“我会安排。”
“至于,销售,他们观望就观望吧,这个暂时没办法。”
“明白。”市场部的负责人回道。
陈胜结束内部会议后,立刻通过电台向何雨柱做了详细汇报,他现在甚至都不敢用长途电话。
“老板,情况大致如此,我们下一步怎么办?”陈胜从来没有这么焦虑过。
电话那头,何雨柱的声音却异常平静,仿佛早有预料:“官司跟他们打到底,舆论也不能丢。至于元器件的供应.”
何雨柱这一停顿,陈胜心里就咯噔一下。
然而何雨柱
“你立刻让人准备好仓库,准备接收货物。我会让人走海运,分批向东大发货,再由东大转几手再卖给amd,包括你提到的内存芯片和电源模块,数量么,应该足以支撑你们正常生产一年以上了,前提是你们没接到特大订单。”
陈胜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一年?老板,您是说真的?这,这么多的紧缺元器件,您这是打劫了德州仪器那样的大厂子么?”
“这个你就别管了,不过有一点,这些元器件品牌不一样,型号也不大一样,你们用的时候要注意。”何雨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