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知道,他们可都是宝贝。”
一个星期后,黄河货运公司成立,接着第一批车队拉着计算机和元器件通关去了特区。
计算机还好说,元器件还是那边给了几家民用厂子当客户,没被拦下来。
十天后,特区的两家公司营业,生意火爆。
许大茂来电话说:“哥,你是没见那场景,哪里是来进货的,那真跟抢没区别。”
“正常,国内缺么。”
“他们还问下一批货什么时候能过来。”
“我已经在协调了,时间要久一点,你也知道那边管得严。”
“好,这公司才开业,就卖脱销了,公司的人怎么办?”
“进点别的卖啊,民用的元器件、电脑外设、收音机、电视机什么不能卖。”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你是被公司名给唬住了,对了你要去扩一下经营范围。”
“都有,我按最大的弄的,嘿嘿。”
“行了,这些活就不用我给你调货了吧?”
“不用,不用,我找晓娥和我嫂子他们就好了。”
“那就好。”
“还有个事,交换机还有货么?”
“有,这次我给你送去两台,给谁你自己看。”
“好嘞,被他们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等特区汽车销售公司成立后,汽车是卖爆了,麻烦也跟着来了,不光是针对汽车销售公司的。
进口生意的高额利润和稀缺性,着实吸引了不少目光,赤裸裸的目光。
许大茂再次打来电话时,语气已不似之前的兴奋,反而带上了几分焦虑。
“哥,这边情况有点不对头啊。”
“怎么了?货又卖完了?”何雨柱正在翻看北美传来的销售报告,随口问道。
“不是货的问题。这几天,有好几拨人来公司‘参观考察’,问的问题都挺深入,根本不像是客户。今天更来了两位,口气不小,说是代表什么总公司来的,想跟我们谈合作。”
“合作?怎么个合作法?”何雨柱放下报告。
“说是看好我们的渠道和能力,想参股,共同发展。”
“介绍信看了么?”
“看了,还真是一些大厂的,上面公章也没问题。”
“那你就打电话过去问,那些厂子不可能迈出这一步。”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要是大厂能合资什么的,他们的领导早就来了。”
何雨柱冷哼一声道:“这些人应该都不是厂里的人,鼻子倒是挺灵的,你先打电话确认一下,然后你去问一下特区的领导,难道是政策变了吗,我们怎么不知道?”
“这样好么?”许大茂是见官弱三分。
“没什么不好的,他们现在还要靠我们发展特区,该告诉你的一定会告诉你的。”
“好,我这就去确认。”
第二天许大茂的电话又打过来了。
“哥,我确认了,那些人根本不是厂里的人,介绍信也不知道是通过什么关系开的,他们那边也不告诉我。”
“特区那边你问了么?”
“问了,那边给的答复是,之前有一拨人想开跟我们一样的公司,特区没批,至于是什么人,那边好像有点忌惮,没有明说,对了,今天又来了两拨,更横,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可以为我们保驾护航。”
“呵呵,这是收保护费啊,黄河被人当成嘴边的肥肉了,你把名字传真给我,我去问问。”何雨柱冷笑。
“好。”
挂断电话,何雨柱想了想,这种事儿,避不开也绕不过,以后还会更多,必须正面应对,但硬碰硬并非上策,要讲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