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旗一说这话,刘浩立马就不劝了。
咋说呢,眼下这两年属于一个相对特殊的时期。
不少人家因为平反等一系列变故,突然就有钱了。
和后世大家耳熟能详十分羡慕的拆二代们有些类似,一夜之间拥有了此前不敢想象的财富,总会有几个被冲昏头脑的家伙出现。
刘浩真就听过见过,下场都不太好。
当然,能被他听过见过的家伙,必然是得意忘形昏了头糟践钱的。
闷声发大财,不声不响的,刘浩也不会知道。
所以,刘浩真就觉得张红旗说的在理。
别看眼下啥玩意都缺,好似有钱也花不出去。
这些想法就属于偏见了。
别说眼巴前儿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沈阳又是全国有数的工业化大城市,就是大灾之年,不也有鲤鱼培面吃吗?
啥年月也不存在有钱花不出去的,如果真的存在,那就是你还不够有钱。
相比于有钱胡吃海塞,把钱全糟践光,张红旗要买商铺,赌一下子,明显更符合国人的思维模式。
刘浩一听这个话,都不带琢磨的,就明白人家张红旗说的在理。
至于说有钱不能存着,老老实实的,别说张红旗和赵铁柱了,就是刘浩也不太能接受。
能接受这种保守但稳定想法的话,浩哥也不会放着旁人羡慕的班不去上,整天坐火车满世界转悠倒腾票证了不是?
“那啥,之前没太留意这方面的消息,我给你俩仔细打听一下子。
旁的不说,单这个手续,估摸就得比头前儿买那俩院子麻烦不老少!”
“浩哥你只管打听,该花啥钱俺们花就是了,既然心操这个地方了,也不怕麻烦。”
“嗯呐,你俩擎好吧。”
刘浩本身就是闲不住的性子。
过完年之后,连着搁家待这老长时间的,刘浩倒也不能说一直清闲。
毕竟是年节,这家伙,好些个关系都得走动,好多人都得联络,人脉这东西,得不停的维护才行。
三个姐夫帮忙介绍是不假,可介绍之后,头一回人家冲你姐夫的面子,第二回就得自己上了。
回回都得请姐夫们出马,刘浩那营生也就不用往下折腾了,早特么被喊停了。
张红旗压根没提从林彩英那听来的消息,没说马晓玲她哥和嫂子要调动去京城的事。
这玩意咋说呢,人家肯提前跟林彩英通气,不管是出于啥目的,总之是信任你,把你当成自己人了。
你转头就给嚷嚷的全世界都知道,今后谁还敢跟你说点啥有用的玩意昂!
换个说法,浩哥不也没吭声嘛。
林彩英都能知道的消息,身为马晓玲的对象,浩哥能不清楚?
大家伙心照不宣就是最好的选择,相互之间有个默契,不比啥玩意都挑明了更合适吗?
当然,要是把刘浩换成赵铁柱,那张红旗指定得给这货拉屋里头,详详细细的给他掰扯清楚!
另一边,整死了苏婉儿和吴家老太太的徐德胜,站在广州的街头无语望天。
“杂草的,这地方真特凉的暖和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