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金炭”,炭如其名,色似乌金。
此炭紧实沉重,断面极富光泽,易点燃且火力猛,燃烧时几乎无烟,燃烧温度更是比良炭高上不少。
正因如此,乌金炭一直是大周最稀缺的石炭。
往年,只在梅、祈两个州府偶得些许储量,从此便再难寻到乌金炭踪迹。
而今日,竟有人敢当着百官的面说,大周又有乌金炭现世了?
百官齐刷刷盯着沈筝,有人帮着岳震川问道:“沈大人,你不过听了通传使只言片语,便断言浑源地炙是因乌金炭?要知道,那乌金炭何等金贵?岂是寻常地下能藏得住的?”
百官又齐刷刷点头,脸上写满“不信”。
乌金炭又不是大白菜,哪能沈筝说是就是的?
面对质疑,沈筝不与他们争辩,而是转身看向天子,语气笃定:“陛下,微臣敢如此断言,只因通传使大人的一句话。”
天子回想片刻,问:“落霞村中,只有西侧低洼地发烫?”
“回陛下话,正是如此。”
沈筝道:“乌金炭密,质重,多藏于低洼处深层岩层,恰与落霞村地势特征完全吻合。且落霞村这地热,来得又快又急,究其原因,便是地底乌金炭自燃。”
她之所以敢如此笃定,是因为从一开始,她便猜到了浑源县藏有乌金炭。
大周疆域辽阔,与前世华夏轮廓多有重合。
早在柳阳府寻找石灰石与长石矿时,她便心生猜测——大周的矿产分布,或许也与华夏雷同。
这一猜想,在她入京后再一次得到了印证——岳震川曾告知她,在上京周边各州府,已相继发现石灰石矿。
而前世华夏的石灰石矿也分布甚广,几乎遍布每个大省。
这一次又一次的雷同,会是巧合吗?
沈筝想,肯定不是。
因此,有了事实作为支撑,她大胆推断——如今的大同府地底,必定藏有诸多煤矿,只不过乌金炭大多深埋于地下,至今未被开采而已。
百官被她唬得一愣一愣,天子凝神不知在想些什么。
岳震川沉默许久,突然一拍大腿。
“对了!都对上了!”
众人被吓了一跳,转头看他,天子问道:“岳爱卿,何事对上了?”
“陛下,事情应当正如沈大人所说那般,浑源地炙......乃乌金炭自燃!”
他举起一只手,越说越激动:“老臣方才回想了一番,梅、祈二府发现乌金炭脉之处,地势与浑源县极其相似!都是处于低洼之处,藏于深层!陛下,老臣有罪,老臣糊涂!若非沈大人提及,老臣竟忘了这最重要的一点!请陛下责罚!”
有了他这番佐证,方才还心存怀疑的官员,纷纷敛了神色,不敢再疑。
唯有崔相站在原地,脸色由青转白,再由白转灰。
他藏在袖中的手狠狠攥住笏板,指节几乎要嵌入板中。
他想不明白,为何沈筝总是这般好运,分明是大灾之象,却硬生生被她转危为安,变为大吉!
若眼神有形,此时的沈筝怕早已被被他捅了个对穿。
沈筝朝他一笑。
而后上前两步,站于岳震川身旁,高举笏板道:“陛下,如今地底乌金炭仍在燃烧,若任火势蔓延,深层煤层恐被烧透,损失不可估量!微臣认为,当务之急,是阻燃护炭,尽可能降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