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提醒他,如果不是他有个好姑母,怎能有机会和这样的天生俊才同堂学习。”晏辞道,还不想去,真是不知福的臭小子,“以人为镜,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真的天才一起学习,才不会沾沾自喜。”
晏知禹不信,夫子都夸他聪明,他不相信还有比他更厉害的小孩。
下次见到范林安,立即凑上去要和他比赛背论语,范林安起先不乐意,但是被晏知禹拦着没办法,再纠缠下去要引来大人,就胡乱背了两句。
晏知禹说他乱背,“你这句我没听过。”
“夫子之墙数仞,出自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范林安就要背全文加解释。
晏知禹听到这熟悉的句式就明白,是他还没学过的内容,他捂着耳朵说别背了,“你等着,等夫子上学的时候,我一定背得比你多。”
范林恩看着他的背影有点奇怪,谁要和你比了。
晏子归注意到侄子的失魂落魄,就找人问了原因,得知是背不过范林安伤心了,先是笑,随即又担心,儿子跟这些已经启蒙的人一起学,会不会因为学不过觉得自卑。
周洄说不用担心,“你儿子说都喜欢,喜欢人多多的玩,我决定开个宫学,让他们都进宫开蒙,一起学个两年,到时候有自己的喜好,再选出伴读。那么多人,会读书的有两三个就差不多了,我们儿子肯定不是最差的。”
“那这次进宫不算伴读?”晏子归问。
周洄点头,学堂就放在龙图阁侧殿,那些朝公们为了政事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也听听稚童朗朗的读书声净化一下。
晏子归思来想去,在正式开蒙之前,还是偷偷给山君补了课,教他背了几句千字文,又抓着他的手熟悉熟悉笔墨,“这里面有些哥哥比你先开蒙,所以学得比你快,比你好,这很正常,等你学了他们那么久,也会很好的。”
年后开朝第二天,天子给宫学开蒙,穿着一模一样学子服的小豆丁们给天子行师礼,这让家里没有适龄孩子的人咬碎了牙,这天大的恩宠怎么就没轮到自己家,就算后来不能留在宫里,就今天这么一跪,出去就是天子门生,多荣耀的事。
总共是十二个小孩,周启泰也就是山君小殿下除了腰间挂着玉带,其余装饰和同学一样,他坐在最中间的位置,由父皇抓着手写了人字,别提多认真了。
回去还要和晏子归夸道,“父皇说我写得最好,背书也快。”
晏子归多虑了,就算是三岁的小殿下,那也是殿下,可不敢在他面前表现出聪慧。
晏子归觉得好笑,想要告诉儿子要学会分辩,别人是让你的,但是看着他兴奋到红扑扑的脸,罢了,大道理也不急在一时讲。
二月,周似欢进宫,面色惨白但坚定,“皇后娘娘帮我,我要和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