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陵的军报,三弟立功了呢。”晏子归看向宋时,“这是最好的结局,三弟闯出自己的前途来。”
宋时没说话,丁妙双接上的,“家里已经收到三弟的来信,说是在回来的路上。”
“那母亲怎么还是一副不高兴的模样。”
“他是立了功不假,等他回来,陛下少不得还得赏他,我希望娘娘同陛下说,不要让他去前线了,他要真喜欢舞刀弄枪,就在天子近卫当个侍卫也好。”
晏子归笑,“这个我却不好答应你。”
“主要我答应了你也没用,三弟自己长了腿,他这次能自己跑到温陵,下次就能跑到他想去的地方。我觉得比起限制他,不如给他配备好人马,这样才放心。”
“战场上刀剑无眼,他能有你祖父的好运气,征战多年还能好胳膊好腿的回来?就算回来又怎么样,死的不明不白。”
晏子归沉默。
丁妙双见气氛不对,又说起莫欢,“其实二叔已经动身去黄州了,莫姨娘天天来,倒像是要讹上我们,想继续回来住。”
“这是无稽之谈,已经分家了的怎么好归宗。”晏子归突然想到什么,“嫂子给她指条明道,这流放地不远的,可以拿钱买路,就看她为了儿子能舍多少钱。”
“她在家堵不到父亲,可得提防她去衙门,到时候就门口一躺,父亲那样的体面人可应付不来。”
“那她家还是有明白人,看住了,不会让她去其他地方的。”丁妙双笑,“不如让四弟外任谋官,这样把家眷都带去,走了门路的二叔也不用回京城。”四弟是庶长子,成了挑家的栋梁,只要安抚住父亲和祖母,日子还是好过,长此以往等他成了家主,就可以回京城了,反正她冷眼旁观着,二房也就是四弟一个明白人。
“要是她愿意自然是好。”晏子归点头,“她要是不愿意,可以吓一吓她,毕竟代王那,始终是隐患,指不定什么时候想起来就是恨。”
“她不愿意也没办法,早就不是当年了。”丁妙双看向宋时,“只要父亲不心软,就没有她的余地。”
宋时没说,晏辞早明白了,父母还在的时候,莫欢提当年孝敬祖母爱护他这些话有用,确实是她在某些方面替代了父母的职责,现在父母没了,莫欢再说这些话,晏辞只会觉得厌恶,他父母没过过几天好日子就没了,莫欢可一直在晏家享福。
他再对莫欢容忍孝敬,就是对父母的背叛。
所以莫欢一直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晏安邦死后,她不能回晏家,过从前一样的生活,就像当年晏安邦在边关,一直以来她们都习惯了没有晏安邦的生活,晏辞怎么突然就对父母有了那么深的感情?
她始终不明白,她的身份是依靠晏安邦才有的,晏安邦没了,她自然也没了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