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他是要真的将皇位主动送给曹丕么?
若得如此,自己必成大汉的千古罪人,又该如何面对九泉下的列祖列宗?
可大汉还有存还之机么?
曾经的他不认为除了自己,还有能续大汉皇命之人。
但荀彧临别时的那句话,让他心生他念。
“若臣以己之命……哪怕只让汉室江山多存续一日一月,一时一刻,臣纵死,亦无憾也!”
臣子尚且如此,朕作为皇帝,何以惜命也?
冥冥中,他又想到了刘备。
那个以织席贩履为生的皇室末流。
他坚韧不拔,志存高远,身先士卒,贤明四海,高举匡扶汉室之大旗,生生于这乱世打出了三分天下。
……若他日同赴九泉,共面高祖。
不知高祖皇帝将如何观皇叔,又将如何观自己?
莫说高祖,便是刘协自己,都觉得自己辱没了列祖威名,而刘备才是真正为大汉续命的真命天子。
念及此,刘协反倒释然了。
昔日王莽篡汉,刘婴长期被软禁,甚至被禁止与人交流,形同废人。
与自己何曾相似?
后绿林军攻入长安后,刘婴流落民间,后被方望等人拥立为帝,试图恢复汉室,不久被刘玄的更始政权的将领击杀。
他的死源起于刘玄,却间接成全了世祖。
刘协亦曾担心有朝一日落入刘备之手,会效刘玄之行,害死自己。
但刘备和刘玄是一类人么?
刘玄生性懦弱,且嫉贤妒能,杀害刘演等功臣,自毁长城。
刘皇叔却仁善勇毅,更知任用贤能,知人善任,终成股肱环绕之势。
刘玄骄奢淫逸,纵容部下为非作歹,致使民心尽失。
刘皇叔却躬行节俭,约束部曲秋毫无犯,故能得百姓拥戴。
刘皇叔不是另一个刘玄,他是另一个世祖。
另一个能让大汉再度辉煌的天命之人。
刘协亦曾想过,倘若自己被挟持到刘备处。
到时他以天子之名下诏,禅帝位于刘皇叔。
刘皇叔还会迫害他么?
刘协纵不懂权术,但亦想不出半个刘备迫害他的理由。
所以,他确信,曹丕无论如何亦不会将他送给刘备。
因为曹丕也怕叔侄俩在百官和天下百姓面前上演一出叔侄让贤的苦情大戏。
可这样,刘协就没办法了么?
刘协已经想到了一个办法。
闭上眼,荀彧的话再次浮现在耳边。
可似乎言出这句话的,却是自己的声音:
“若朕以己之命……哪怕只让汉室江山多存续一日一月,一时一刻,朕纵死,亦无憾也!”
……
另一边,曹丕心念称帝的由头既出,就再也无法按捺。
但他是清醒的,知道当前称帝面临的最大阻力为何?
请司马懿为其献计。
司马懿还是给他出了一计:“如今天下最大的祸患,实则不在孙权,而在刘备!陛下不妨以徐州为诱饵,挑唆孙权从背后突袭荆州。可明言承诺:若能得关羽之首,便即刻册封他为徐州刺史,将徐州之地尽数相赠!”
闻听此言,曹丕大惊:“他若事成?难道要孤真赠徐州?”
司马懿呵呵一笑:“聊以戏敌,不必真予,王上何故当真?”
曹丕又言:“那他若因孤食言,再与刘备联合……”
言及此,曹丕的话戛然而止,他眼珠剧烈的颤抖。
再抬起头,似乎想通了其中的道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