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家中的食物储备也不足以撑过两个月,该外出狩猎的时候也不能偷懒。
要多去平台、海滩森林和海边逛逛,能逮住野山羊最好,若是走了狗屎运再撞见两只海豹,那不是又发财了吗。
上次杀的那两个大家伙提供给陈舟的皮毛、油脂、鲜肉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他做梦都想多杀几头海豹。
而且除了海豹之外,《鲁滨逊漂流记》中经常提到的大海龟陈舟也没见过。
那大海龟到底是不是玳瑁?
鲁滨逊赞不绝口的海龟蛋到底有没有那么好吃?
这些问题,他早就想获取答案了,只可惜海龟一直没给他机会。
……
为了打发掉这漫长的两个月,陈舟准备了大量石材和白泥。
山下切割好的木板和石砖也被他搬上来了一多半。
雨季,他将完成室内的隔墙,安装好室内门和天花板,同时铺好厨房和储藏室的地板,并搭建火墙。
若有余力,他还想在卧室外墙处垒砌一个壁炉,长期保留火种,用于烧水做饭。
同时,他还想趁着雨季长时间待在室内,继续向内扩展窑洞。
随着山下物资搬运进洞越来越多,原本空旷开阔的储藏室空间愈发捉襟见肘,这还是将大件家具和船上货物保留在山下窝棚的结果。
若是把山下所有物资连同王灵官的塑像都搬上来,别说这个储藏室,就算加上卧室和厨房也未必够用。
而且陈舟也意识到,他必须单独开辟一个工作室,将土砻、脚踏碓、石磨这种工具放在其中,方便集中使用。
总不能一直把这些体积庞大的加工器械放在室外平台上。
风吹日晒雨淋,它们的使用寿命至少要打个五折。
更别说以后还要制造更多加工机器,比如便于制糖的甘蔗榨汁机、打铁的区域、雕刻区域、制陶的机器、各种模具。
这不是在现代,想要什么东西上网一搜,花点钱就能买到。
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一切都得自食其力,每一件普普通通的东西背后都需要付出莫大的努力。
除了建筑工作和扩展窑洞外,陈舟还安排了绘画任务和制陶任务。
不过制陶任务恐怕不是那么好完成。
受到雨季的影响,大烧陶窑只有在小雨天气或者阴天无雨的情况下才能烧制陶器。
已经度过一个雨季,陈舟很清楚那种天气有多难得。
所以在制陶任务之外,他还准备了“改造式燧发枪”工作。
……
种类繁多的工作总是让他分身乏术,从断崖处搬运石块上山时,陈舟常常思考——
他这个能改变整个世界的大脑和里面装着的先进知识难道就要浪费在搬石头上吗?
一次一次不知道想过多少次这个问题,终于使他坚定了驯化食人土著的决心。
从原著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这些食人土著虽然愚昧迷信,却也不是不畏惧死亡的——被同类生吞活剥,一点点吃进肚子这种事,想必不会有人不惧怕。
仿照鲁滨逊驯服星期五的经历,陈舟打算采相似仿的方式,击退举办盛宴的食人土著,先救下一名土著帮他干活。
在驯化这名土著的过程中,他可以籍此了解这些食人部落内部的文化和精神风貌,从而决定下一次解救土著应该激进一点还是保守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