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大群既有头脑又有技术,身体素质还不赖的优质劳动力就这样关在监狱中吃白食,陈舟觉得不妥。
为了给这群人找点活干,省得他们闲得无聊搞出“肖申克的救赎”那般的越狱事件,陈舟让星期六建立了一个“劳改营”。
被俘虏的西班牙水手们在劳改营中接受劳动改造,从最基础的耕种开始帮忙建设岛屿。
同时他们还要学习汉语,以便狱卒和他们交流。
其中态度积极的,有依附之心的将被优先挑选出来,成为犯人中的“工头”。
随着汉语越来越流利,品性较好的工头还能获得“晋升机会”,搬出狭窄的水泥牢房,住在劳改营中。
劳改营守着一大片农田,活动空间比监牢内大得多,在那里,犯人们能找回些许自由的感觉。
……
时间飞逝,转眼就到了1667年。
无论是被抢走财宝的基利安还是派出三艘武装商船的蒙尼德兹都诡异地没了动静。
在岛上劳动改造的西班牙水手起初还抱着被解救或者被赎回的念头,随着时间流逝,他们的希望都慢慢变成了绝望。
现在,每天起床洗漱过后他们就要下地干活,干完活才能吃早饭。
然后再上课学习汉语,背诵古诗文。
他们再也不能肆意饮酒,也不能赌博打架,一旦触犯戒条就会遭受惩罚——
挨鞭子倒无所谓,他们最怕的是关禁闭。
有过住在水泥小屋中的经历,谁都不想回到那个狭窄逼仄的地方,那里简直和地狱一样可怕。
……
雨季过去,旱季到来。
岛上的第三艘蒸汽机船也成功下水,星期日这个“海上老将”也第二次更换了座驾,从铁心号来到了第三艘蒸汽机船上。
由于材料限制,第三艘蒸汽机船建成后,造船厂便未再开工——
剩余的金属和焊条不够支撑第四艘蒸汽机船的建设。
不过那些从造船厂中“下岗”的工人却未失业,他们将从西班牙水手那里学习风帆船只的建造技术,然后将其与自己从前积累的造船经验相结合,制造出具有岛屿风格的木质风帆船。
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别看岛民们在陈舟的教导培养下都成了合格的木工焊工,但在建造传统风帆船方面,他们还是得请教西班牙水手。
尤其是船上的船长、大副和木匠,这些人对船体的结构最为了解。
而且由于他们在海上生活够久,积累的经验够多,谈论起传统木质风帆船,他们的想法甚至比17世纪造船厂的工人还先进。
有他们帮助,技术本就不差的造船厂工人每日都有显著进步。
不到两个月,岛上便添了两条小型木质风帆船。
旱季天气晴朗时,这两条小船可以前往更远的海域,为岛民们带来稀奇的新品种海产品,也能往返于大岛与群岛之间,接送“回家探亲”的岛民——
大岛拥有三艘蒸汽机船后没多久,星期日便在陈舟的指示下将大岛附近的所有小岛都纳入了掌控。
除大岛外,远处的群岛共有五座。
其中三座面积较大,岛上有若干土著部落,还有两座小岛面积较小,其上荒无人烟,只有稀疏的树木和光秃秃的岩石。
不过那两座小岛却因无人居住成了野生动物的乐园,其中一座岛屿是玳瑁的繁衍地,到了繁殖季节,岛屿边缘的沙滩上爬满了大大小小的雌性玳瑁,随手一挖就能挖出它们产的卵。
另一座岛屿则是海鸟的栖息地,岛上的石头山甚至被鸟粪染成了灰白色。
大岛上鸽子洞中积累的鸟粪在这些年的开垦荒地行动中已经被消耗得七七八八,陈舟打算等鸽子洞内的鸟粪消耗干净后就派遣风帆船从海鸟岛上开采鸟粪运输回来。
鸽子洞毕竟只是大岛的一隅之地,鸽子的排泄能力有限,造粪能力远比不过一整座岛屿的海鸟,若能将海鸟岛上的鸟粪利用起来,至少十年内都不用发愁肥料了。
……
日子一天天过去,岛上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愈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