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转成陀螺的玉石,还有展柜后这个以长辈口吻“教育”自己的年轻姑娘,陈舟挠了挠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好家伙,这世上哪有这么做生意的,遇到肥羊不宰,还要告诉羊去哪里吃草。
不都说古董行业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吗,要都跟这位一样做生意,再大的买卖也干倒闭。”
……
“老板,这真是你家的店吗?”
冯颖萱一番话彻底打消了陈舟购买这块玉石的想法,不过却勾起了他新的好奇。
“当然是我家的店,这块玉还是我雕的呢!我家豆包就长这样。”
冯颖萱骄傲地抬起了头,赶苍蝇一般挥了挥手。
“跟你说这些干什么,你个文玩小白根本不懂鉴赏。
记住以后不懂的东西别乱花钱就是了,遇到我算你命好,要是在其他店,非得狠狠地坑你一笔。”
“你很懂文玩吗?”
“略懂一二,反正比你这个小白强多了。”
“那你对古钱币有没有研究,懂鉴别吗?”
“你怎么知道我正在学习这个?”
冯颖萱利落地转身离开了柜台,到收银台旁拿起了她一直在看的那本书,封面上赫然是《中国货币史》。
“看到没有?”
将书封展示给陈舟看,冯颖萱狐疑地盯着这个已被贴上“冤大头”标签的顾客,疑惑地问道。
“你别告诉我,你刚才从其他店买了古钱币,想让我帮你看一下……”
“不是从其他店买的,祖传的。”
都在一条街上开店,陈舟知道这个姑娘就算能鉴别货币的真假,为了避免影响与同行的关系,也不敢言明。
况且古玩行当向来不包真假,花冤枉钱只能怪自己没本事,打了眼儿,极少有找后账的说法。
就算他真买了假货,店家只说出售的是工艺品,即使警方介入,闹上法庭买家也很难要回钱。
毕竟所有古玩仿制品都在工艺品的范畴内。
你情我愿的买卖,钱到了别人手里,再想拿出来哪有那么容易。
陈舟一边用编造的来源解释着手中钱币的来源,一边将兜里的四枚金币摆到了玻璃展柜上。
他手里的这四枚金币铸造于1605年左右,是詹姆斯一世发行的第二版金币,也叫诺布尔金币。
金币的做工比较粗糙,正面为头戴皇冠,手持宝剑和护盾的詹姆斯一世,背面中央是带刺齿轮,上部为戴皇冠的猎豹,周围是装饰物。
单枚金币重量在7克左右,由于到陈舟离开岛屿时金币才发行不到100年,它仍然保有黄金特有的瑰丽光泽,在展柜下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
冯颖萱本已做好给小白科普中国古钱币的打算,正酝酿着刚浏览不久的古钱币史,盘算着好好给这位顾客上一课,让他彻底打消进军古玩行业的念头,看到陈舟掏出的金币却傻了眼。
她的第一反应是——
这四枚金币肯定是假的,说不定就是街边小摊上的所谓“越南沙金”金币。
毕竟金价高得那么离谱,光是店里的贵重金银饰品就要消耗大量黄金,根本不会有人用宝贵的黄金来做这种做工粗糙的钱币,更何况它还是中世纪欧洲的钱币。
然而学习多年的经验和对古玩最基本的直觉却告诉她,无论真假,这四枚金币至少都是纯金铸造的,因为它们的色泽看起来比“沙金”或是涂了化学涂料的“金饰”看起来更鲜艳,更沉凝稳定,那是黄金特有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