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有区别的是,最开始因为他没有生存工具,和保尔一组,基本上是两个人共用一个人的生存工具,日子实在太拮据。
俗话说穷生奸计富长良心,自己手里啥都没有,做也做不出来,买也买不到。
可人总归要活下去,怎么办只能去抢了。
如今手上沾染了几名挑战者的性命,日子算是富足了一些,陈舟也变得“温和”了一些。
眼下他虽然很想要大角鹿,但由于大角鹿对挑战结果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他的手段自然也就不会如之前那般暴力。
当然,形势具体会发展成利益互换还是杀人夺宝,也不是他单方面决定的,还要看养鹿人的反应。
倘若对方执意不肯割爱,他也没办法,只能带着盐独自返回白哈尔山。
不涉及生死存亡,为了两头鹿就杀人或是放下脸面偷盗,如今的陈舟已经不愿意那样去做了。
有偷鹿抢鹿的时间,去找几头冬眠的野兽,多获取些皮毛鲜肉,都比抢鹿来得有意义——
毕竟拿到了鹿还得费心饲养,更要看日后的气温走向。
万一气温急剧下降,不给他搬家的机会,两头大角鹿便只能充当备用粮了,说不定还会因为怕天冷掉膘早早被宰杀。
而且话说回来,作为陌生人,他的气味儿声音鹿都不熟悉,能不能偷走活鹿都是个未知数。
……
入冬以后,由于天短,太阳东升西落显得格外快。
仿佛只是眨眼的工夫,高山投下的阴影就扩张到了河岸。
岩壁下,陈舟老早就采集完岩盐,耐心等待着天色再昏暗些。
从岩壁上敲下来的盐石被他放进了藤筐中。
这些天然岩盐含有不少杂质,论起纯净度远不如海水。
古代制盐往往要使用卤水进行提纯,让岩盐溶解在水中,然后加入石灰、碱等化学试剂,让杂质形成沉淀。
更传统一些的做法,会将不纯净的盐水溶液倒在盐田或是容器里,利用阳光和风力令水分蒸发结晶。
这种提纯方法与陈舟在海岛上的制盐法如出一辙,产出的盐质量很差,容易结块,有很重的苦味,对身体其实是有害的,只是相对海水健康很多。
不过健康养生这些概念都要看环境如何。
身在史前世界,没有那个条件,自然也就没必要追求纯度极高的盐,能有点咸味,够补充盐分就行了。
这些盐石带回庇护所后,陈舟顶多会将它们敲碎,然后用沸水强行煮至溶解,再把盐水倒进容器中。
待容器内部边缘出现结晶的小盐粒,他就会刮下来食用。
至于其中含不含重金属,有多少杂质,那都是结束挑战,成为最终胜者才需要考虑的事,死人是没有资格为健康而忧愁的。
……
刚过正午,太阳稍稍有向西偏斜的趋势时,在山脊一带徘徊的鹿群便调转方向,走回了山另一侧,没了踪影。
陈舟知道这应该是养鹿人带着鹿群赶往别处,倒也不怎么担心——
大雪是天然的画布,山上动物稀少,鹿群留下的脚印不会被破坏,只要及时赶到,循着脚印就能找到鹿群,根本不用担心跟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