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少年没有过武侠梦,谁家男儿不想江湖
陈舟原本都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学习武功,听了毕楷这话著实喜出望外,哪有推辞的道理,自然满口答应。
见恩公答应,毕楷的神情立即变得严肃起来,虽是蓬头垢面,眉宇间却重新泛起侠客的英气。
似是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他语气中带著些许伤悲——
“恩公,传您武功之前,我有几件事必须言明。
第一点,无论任何武学,都不能一蹴而就,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练武同样如此。
您从我这里学习枪法,万不可贪功冒进,急於求成。
要知道即使天资聪颖,修习武术也需反覆体会、从中寻求感悟。
即使只是入门至少需要背诵数十遍,认真琢磨,刻苦练习,才能求得枪术早日脱化。
此中决心、所需毅力及各种艰苦,亦非常人所能忍受,恩公若想学习,得时刻谨记这点,速成的都是俗技,成不了气候。”
谈及武学,毕楷与刚刚判若两人。
他毕竟是自学成才,不到而立之年便在武林中闯下赫赫声名,所习武功除了家传的《浑元剑经》还有多门多派的绝学,当然有自傲的资本。
说完这番话后,他歇了歇,见陈舟没有打退堂鼓,这才继续讲第二点。
“能吃苦这一点大多数人都能做到,尤其是穷苦家的孩子,为了討口饭吃再多苦也不喊累叫疼。
但武学一途,光靠能吃苦是没用的,还要有天资,有悟性,有殷实的家境。
我祖上毕坤五岁识剑,六岁习武,十二岁通晓剑术,十七岁无敌於江湖,至二百岁白日飞升。
我亦幼年学剑,虚度这二十多年,却还要靠兵刃之利逞威,与我祖上差距可谓天渊之別。
恩公若习武,需认清天资有別,若久久不得精进,无须妄自菲薄,毕竟天下庸人居多。”
讲到最后一句话,毕楷担心陈舟听了“庸人居多”这话恼怒,小心地看了看陈舟的脸色。
大多数身居高位或者在某一领域有建树的人都厌恶別人对他指手划脚,哪怕是他不擅长的领域。
在毕楷眼中,陈舟无疑是那种剑走偏锋,却意外迈上了更高处的人。
这种人大多自傲,听不进外人的话。
而且说到底陈舟毕竟对他有恩,无论年龄还是辈分都压他一头,作为晚辈,他说这种话著实有些犯人忌讳。
不想陈舟只是认真听著,对他这些话没有丝毫不悦反应。
陈舟可不是那些有点成就就飘起来的人,他最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別看他个子不小,其实他从小就没什么体育天赋,一米八几的大个子,高中体测总是落在最后面,未进入孤岛之前,引体向上都拉不起两个。
至於坐位体前屈等测试柔韧度的项目他更是毫无天赋,整个身体就像殭尸,掰都掰不下去。
除此之外,他的反应速度也慢人半拍,也就是脑子稍微好使些,记忆力略强於常人,不然非得混到去工地搬砖都没人要的地步。
孤岛上的劳作锻链了他的体魄,但顶多只能让他跟正常人的身体素质看齐。
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能在世界极限运动圈闯出名堂,別人都以为他在技巧和身体素质两方面达到了巔峰,甚至是人类的极限。
其实陈舟自己心知肚明,他哪有什么技巧,全靠身体素质,或者说开掛。
让世界体操冠军来操纵他这具身体,一定能创造比他更高的上限,但没办法,谁叫这身体就属於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