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儿,安心去吧。这乱世,我会为你平定。”他俯身,在她冰冷的额头上印下一个深情的吻,然后拿起铁锹,一铲一铲地将泥土覆盖上去。
掩埋好杨玉环,石飞扬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了旁边的佛堂。这里曾是杨玉环自缢前祈福的地方,空气中还残留着淡淡的檀香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郁金香香气。
他跪在杨玉环曾经跪过的蒲团上,心中悲痛难抑,忍不住伏在蒲团上痛哭起来。
忽然,他感觉到膝盖下有硬物硌着,十分不舒服。
他疑惑地起身,移动蒲团,只见下面的青砖上有一个小小的凹陷,里面用锦布包裹着一样东西。石飞扬心中一动,连忙拿起锦布包,入手沉甸甸的,带着一丝温润的凉意。
他颤抖着打开锦布,一枚雕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的玉玺赫然出现在眼前。
玉玺通体洁白,散发着温润的光泽,正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
石飞扬心中剧震,瞬间明白了杨玉环的用意。
她定是恨透了李隆基的无情无义,才窃取了传国玉玺,又知道他石飞扬一定会赶到这里,便将玉玺藏在此处,留给他来平定这乱世。
“玉儿,你用心良苦了……”石飞扬喃喃自语,眼中再次涌出泪水。
他紧紧握着传国玉玺,能感受到杨玉环留下的体温和心意。
僧侣早已在战乱中逃走,佛堂内空无一人。
石飞扬取来佛堂中供奉的纸笔墨,铺展在供桌上。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悲痛,提笔拟写圣旨。
他的字迹苍劲有力,带着一股王者之气。
毕竟,他也曾经是当过八十多年“乾隆爷”的人。
圣旨中,他假称自己是李隆基遗落在民间的皇子李逍,奉父皇密旨,以传国玉玺为信物,调动天下兵马,平定安史之乱。圣旨写好后,他郑重地盖上传国玉玺的印鉴,鲜红的印泥在黄绢上显得格外醒目。接下来,他开始思考调动哪些唐军将领和部队。
有几位将领忠勇可嘉,颇具才能。
他首先想到的是郭子仪,此人智勇双全,屡立战功。还有李光弼,他与郭子仪齐名,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天才。此外,仆固怀恩、李嗣业等将领也都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他决定,以传国玉玺为信物,下旨任命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李光弼为副元帅,统领大军平叛。同时,调动朔方军、河东军等精锐部队,前往长安勤王。
石飞扬从腰间神秘的鹿皮袋中取出一套华丽的皇子服袍和一柄寒光闪闪的赤霄宝剑。
他脱下身上的乞丐装束,换上了皇子服袍,顿时间,气质大变。
不再是那个玩世不恭的乞丐帮主,而是一位气度不凡、雍容华贵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