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归义非唐 > 第449章 赤地千里

第449章 赤地千里(3 / 8)

“这是自然。”黄巢不假思索的应下,略微思索后才将目光投向黄存,但略微思索便放弃了派遣黄存,继而说道:

“传旨,令朱温率其麾下兵马前往淮南,归三郎节制,务必攻破和、濠二州!”

“臣领旨。”尚让缓了口气,黄巢则是无心继续与他朝议,拂袖道:“尽皆退下吧。”

“臣等告退。”

众人纷纷拱手作揖,继而离开了贞观殿。

在他们离开后不久,十余匹快马往洛阳西南方向疾驰而去。

翌日午后,刚刚攻下卢氏县的朱温便接到了旨意,只能听从旨意,率领麾下四千多湖南军前往淮南而去。

在黄巢不断调兵遣将的同时,身处长安的刘继隆却将重心从对外转为对内。

随着北方渐渐走入夏季,久不降雨的关西大地,各条河流也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下降水位。

渭水河畔,刘继隆望着因为水位下降而暴露出的那一层层侵蚀河岸时,眉头也紧锁得厉害。

“我们的水车,还能应对这样的局面吗?”

刘继隆沉声询问,跟在他身后的高进达不假思索道:“以如今的速度,撑到夏收后不成问题。”

“不过夏收之后的农耕,就得靠百姓自己肩挑手扛了,除非期间下雨,不然难以改变……”

刘继隆闻言往左右看去,但见不远处处理起来的翻转水车正在不断从渭水之中取水灌入水渠。

横七竖八的水渠,覆盖渭水南岸数千亩耕地,这些耕地上的百姓,可以从容的从水渠中取水灌溉土地。

眼下来看,水还是够用的,但如果老天爷继续不降雨,那三四个月后,水转翻车也没有办法从渭水取水了,届时只能用肩挑手扛的方式,将渭水浇灌进入水渠。

想到这里,刘继隆只觉得十分棘手,毕竟关中水文丰富都如此,更别提北边的关内道了。

“关内道情况如何,有多少百姓受灾,地方衙门可曾上奏?”

面对他的询问,高进达身后的罗隐站出来作揖:“盐州、麟州、庆州等十三个州衙奏表,十四县河流断绝,受灾三十九万口。”

“除此之外,平夏部的党项头人李思恭奏表,请殿下开放灵州等处马市,供他们卖马买粮。”

罗隐的话让刘继隆不得不慎重对待,毕竟关内道大旱,影响到的不止是关内道的百姓,还有被大唐安置在河南地的党项人。

这些党项人名义上是刘继隆的子民,但若是遭受灾情,他们绝对会化身叛军,劫掠四周。

若非刘继隆早就用兵马教会了李思恭“道理”,按照以往关内道受灾结果来说,平夏部的党项人早就开始解决关内道了。

如今他们想要卖马买粮,这说明他们还能撑得下去。

“从关中、陇右转运粮食去这些受灾州县,存入常平仓中,一旦粮价上涨,立马开仓平抑粮价。”

“除此之外,以工代赈也不能停下,必须给百姓一条活路才行。”

“至于李思恭的奏表,此事可以同意,另外派人前往平夏部传去消息。”

“朝廷可以调拨粮食给他们,将他们迁徙至商州、均州等处,只要愿意迁徙的,每口先发七斗粮,抵达后再发五石粮食,将他们安置当地,均分田地。”

河南地二十几万党项人,尽数逼反是不可取的,将其分批迁徙他处,以汉人不断同化才是最好的办法。

这也就是如今大唐人口还算多,而四周国家人口都比较少。

若是发展到五代十国时期,刘继隆就不敢轻易尝试这种办法了。

总而言之,河南地的十几万党项人必须迁徙离去,不然等他们滥牧导致沙地面积扩大,再想治理当地就困难了。

刘继隆可不想每年在长安吃河南地的沙子,早处理早好。

最新小说: 斗罗:凤神降临,帝炎焚天 你让我贷款修炼?我直接物理消债 教导培训?谁教你这么改机娘的? 兼程1995 面壁者,但元婴期 消费会返现攻略美女不过分吧! 高武:从肝二郎神天赋开始变强 重回85带着孩子上山下海混饭吃 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 人在游戏王,超融合观众也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