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嫔这会儿也感觉到害怕了,她用一种求助的眼神看向安平侯,又看了看太子。
太子面上没有任何表情,轻轻开口:
“王公公,将长宁侯扶起来。”
他给刚刚返回大殿的王公公下了命令。
王公公忙不迭上前去扶林青山。
可林青山却一动不动。
太子见状,看向大梁使臣,再次开口:
“望舒侯同长宁侯乃是我大盛之栋梁,林知清出自林家,没有任何人能要求她同别人比试。”
此言已经表达了他的态度。
长宁侯闭了闭眼睛,没有下太子的面子,在王公公的搀扶下起身了。
他这一起身,林十安、林知清等人也纷纷起身,归于原位。
平宁郡主看着林知清,面上的笑容险些没维持住。
大梁使臣摇了摇头:
“这大盛的待客之道还真是奇特,不过是唱首小曲儿,跳个舞的事儿,竟然还能牵扯到战场之上。”
“怎么,林家人的话还能越得过太子?我大梁难道没有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士吗?”
他的语气沉沉,连带着殿中的气氛也紧张了起来。
江云鹤死后,边疆没有一个像样的将领在守,为数不多有经验有能力的武将已经死的死,退的退。
大盛同大梁一样,都重武将,轻文臣。
自多年前林青山和林从戎父子上阵,大败大梁之后,大梁元气大伤,休养了许久。
反倒是大盛的武将逐个凋零。
大梁如今倒是活跃了起来,边疆偶有异动。
这使臣的态度某种意义上就代表着大盛那头的态度。
先前众人就都觉得大梁来者不善,如今发生的种种都验证了他们的想法。
但问题是,以大盛目前的状况,若是同大梁针尖对麦芒,定然是要吃亏的。
不愿让贵女们上场,那便注定会惹怒大梁。
可若是让她们上场,大盛脸面何存?
众人都想明白了这一点,脸色当然不好看。
“使臣何出此言?”太子开口了:“孤曾听闻,贵国有一位公主,音容笑貌皆是上佳。”
“此次宫宴,那公主为何不曾前来,同我的皇妹们切磋切磋?”
这一手转移话题十分明显,但很快便引起了讨论。
“我听说大梁只有一个公主,生得黑不说,还十分粗俗笨拙。”
“太子殿下还是顾着两国之间的体面,那公主不来定然是不敢来。”
“我大盛贵女个个知书达理,琴棋书画各有长短,怎能同一群野蛮人相提并论。”
“若是非要比,那便让平宁郡主上,谁让她挑事儿的?”
有人开始埋怨起了平宁郡主。
若是平宁郡主不撺掇荣嫔开口,此事随意打岔便可翻过去,气氛也万万不会变得如此严肃。
贵女们不敢议论荣嫔,只能埋怨平宁郡主。
大梁使臣的眼神扫过贵女们,在看到林知清之时停了停,随后收回目光,看上去有些不甘心:
“太子殿下既然这么说了,那此事便到此为止。”
这么容易就放弃了?
不对!
林知清直觉不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