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发展(2 / 2)

监察部的年轻干部踩着胶靴过来,递给他个粗瓷碗。

“喝口绿豆汤,别累坏了。”

老泥瓦匠双手捧着碗,神情恍惚。

他想起大明朝廷还在的时候,登州府修府衙。

那时候的监工也总喜欢叫嚷着这句话,只是伴随这句话来的,是那名朝廷的小吏使劲挥舞着鞭子,抽断了他两根肋骨。

现在红袍军不这样,红袍军嚷嚷的时候,总是害怕他累坏了。

这个监察部的汉子平日里总是板着个脸,说里长吩咐了,他们要是病了,还得给他们治病,糟践红袍军的银子。

可他知道,这后生就是嘴硬的。

他捧着碗的微微发抖,咧嘴大笑着,终于摇了摇头。

“知道了,老头子有劲儿,这码头修不起来,咱可不会病倒。”

徐白海这次下了工地的土堆,远远看着另一边。

十七岁姑娘皮肤晒的很黑,但还在背材料。

他记得这姑娘,叫阿秀。

阿秀抱着比自己还高的箩筐,踉踉跄跄往料场走。

筐里铁沉得勒进肩膀皮肉,她咬着唇不吭声,一年多前她还在河南要饭,亲眼看见妹妹饿死在逃荒路上。

“丫头!慢点!”

管仓库的瘸腿老卒面容苍老,红袍倒是穿的笔挺,眼见是爱惜的很。

如今五六十岁的老卒塞给这孩子块麦芽糖。

“晚上扫盲班来不?认十个字多记一分工分。”

“咱启蒙师都说过了,会好好教导你们,日后修建起码头和船港之后,你们有的是活干呢。”

“你才十多岁,总能多认识点字的,以后你们的好日子,长着呢。”

阿秀把糖含在舌底,甜得心尖发颤,这时候再想到之前逃荒路上下一刻就会死在路上的念头,总觉得像是一场梦。

她抬头望向工地,那个穿老旧读书人袍子的人还在那儿站着,像根钉进天地的旗杆。

咸风送来工地上的声浪,号子声、锤铁声、水泥搅拌声,还有孩童念诵的天地人的脆响。

徐白海深吸了一口。

离日落,还有两个时辰。

三千多名工人在他的登记册上按过手印。

他们皲裂的指纹连成一片,像给这新世界盖下的承诺。

“都看到了?”

六军总长青石子站在徐白海身旁,粗糙的手指捏着一支炭笔,在纸上沙沙写着什么。

这名青年道士的字迹狂放,像是刀刻斧凿般用力,和他本身的飘逸出尘,又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他原本在负责督促那些南方世家宗族彻底打散,迁移到北边的事,但自从里长强令迁走了山东孔家之后,等南方世家缙绅再也没有抵抗,联同福州的土司也都老老实实的跟随红袍军去开垦建设。

于是他也终于能抽空来看一看未来的军港。

他是红袍六军的总长,里长为什么要拼命推行集体生产,为什么要同步建设松江府,登州府两处港湾,他比谁都清楚。

“徐白海,你看。”

青石子突然开口,声音低沉如铁石。

“这些百姓,这些工人,他们本可以躲在家里,守着那一亩三分地,熬过这些艰难的日子。”

徐白海沉默着,他当然知道。

但他们没有!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机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

最新小说: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靳总的隐婚甜妻又上热搜了 末世后,偏执狂大佬她洗心革面 人在大理寺,开局还王妃清白 完蛋,我被公主包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