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等
高珣特意从高平赶来的,送来南面战报。
“什么,何无忌战死,刘毅大败,豫章丢了”刘道规看完战报,惊讶不已。
一个月前,何无忌还将家眷托付给自己,没想到一语成谶。
妖贼这一次不动则已,动则一鸣惊人。
何无忌的三千部众都是精锐,刘毅麾下人马也非弱旅,竟然全都一触即溃。
妖贼顺利拿下豫章,攻破寻阳,占领桑落州。
一瞬间,江左形势变得极度危险。
豫州主簿袁兴国发动叛乱,占据历阳以响应卢循,淮南太守魏顺之派部将谢宝击袁兴国,行至半途,半途而退。
魏顺之是南青州刺史魏咏之的亲弟弟。
他来这么一手,就不得不使人产生联想。
魏咏之也是当初起兵讨伐桓楚的元勋之一,在名士中地位极高,身上除了挂一个青州刺史,还是散骑常侍,陪伴在皇帝司马德宗身边。
高珣道:“刘毅兵强马壮,都以为他就算不敌妖贼,也能守住豫章,未想却是绣枕头,中看不中用,丢了豫章,还丢了长江重镇寻阳和桑落洲。”
刘道规道:“不是他无能,而是这一次妖贼跟以往不同,徐道覆处心积虑,隐忍多年,倾巢而出,自然非同凡响。”
妖贼的战力一直都不差,其核心部众都是三吴子弟,骁勇善战,如今又增加了始兴贼,战力更强横。
只不过蒜山一战,刘裕一千破十万,给了太多人错觉。
如今妖贼占据了桑落洲,切断了江东与荆襄的联系,让刘道规也措手不及。
各路兵马刚刚返回黎阳,而从黎阳赶赴建康,迢迢数千里,远水接不了近火。
封恺道:“会不会是刘毅故意败北,借妖贼之手对付两位将军”
刘道规眼睛一亮,刘毅丢了豫章可以理解,豫章城算不得多坚固,妖贼来势汹汹,但接连丢了寻阳和桑落洲就耐人寻味了。
还有豫州主簿袁兴国,是刘毅的部下,跟妖贼八竿子搭不到一块儿去,为何要投靠妖贼
妖贼又不能给他高官厚禄,逻辑上根本说不通。
但若是军略上考虑,历阳投降后,建康的大门就敞开了,挡在妖贼面前只剩下石头城。
这一路妖贼从广州水陆并进,顺利的不像话,前后不到一个半月,就进入长江,豫章还稍微抵抗了一番,南康、庐陵直接投降。
“若是如此,建康危矣。”刘道规来回踱步。
妖贼卷土重来,各路牛鬼蛇神也跟着蹦了出来。
刘裕在建康兵力单薄,手上北府精锐不足四千,其他人马并不可靠。
连魏咏之都居心叵测。
曾经一同举兵讨伐桓楚的元勋,早就分道扬镳。
封恺道:“其实将军不必心急,妖贼与司马氏势不两立,若攻入建康,士族高门必被清洗,将军尔后率兵南下,力挽狂澜,则大事水到渠成!”
“不可!”高珣连忙劝阻,“妖贼攻入建康,与士族合流,将陷我军于不利境地。”
封恺慢吞吞道:“何不派军南下,接应车骑将军与陛下北巡彭城,坐看江左自乱,一劳永逸。”
拥晋势力联合妖贼演了一场大戏,刘道规和刘裕可以直接掀桌子,不陪他们玩,将皇帝弄到彭城来。
从此以后,内外大权,正统大义,全都落入刘道规手中。
封恺计谋非常毒辣,一招就断了他们后路。
这道计谋还有一处更高明的地方,刘裕放弃建康,挟皇帝而走,那么他多年积累的声望也会付之东流……
刘道规与刘裕有手足之情,但麾下的将吏却没有。
尤其是这些南燕降臣,只效忠于刘道规一人。
“此策虽好,但你太小看我兄长了,难道你没发现,至今他都没派人过来求援”刘道规平静的望着封恺。
普天之下,最了解刘裕之人,非刘道规莫属。
别说他手上还有三千多北府精锐,就算手上只有几百人,也就不会后退一步,更不会放弃建康投彭城。
而至今为止,刘裕没向刘道规求援,也没下令长江上游的荆襄三州出兵。
一切都太诡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