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红楼兵圣 > 第135章 太上皇的出手

第135章 太上皇的出手(2 / 3)

不过越是如此,陈言反倒是有了不少信心,如此微妙的时刻,的确需要张吉甫这样的人出来力挽狂澜,就如这兵部。

李源当然对兵部尚书的位置有想法。

可他犹豫了。

因为知道兵部如今面临的麻烦。

没钱就是没钱,喊破了喉咙也是没钱,再多的抱怨,但凡边地出了事,兵部也逃不脱板子。

先是周道丰,后是张吉甫。

陈言分别接触过这师徒两人,站的近看得清,倒是有些自己的感悟。

要说风光无限,何尝又不是朝廷需要这两师徒。

虽然张吉甫的法子并不是上策,可有了主意总比没主意的强,至少兵部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去做,未来做得好不好,能不能稳定过渡,谁也不知道。

这就是勇气了。

有勇气的人不一定有资格,有资格的人不一定有勇气,张吉甫是最合适的人选,所以太上皇毫不保留的支持,并不完全是因为皇权之争。

这一年来的经历,陈言接触的事和人比前半生加起来都要多,对许多事有了自己的看法。

张吉甫知道自己初来乍到,需要有兵部老人随时向自己提供咨询。

陈言是最合适的人选。

又要想到恩师周道丰,用心之深令人感慨。

既然要把好钢用到刀刃上,于是谈起哪些是最紧要。

已经发生的事,东南的防倭军务,要丢给金陵,让地方多承担,还有就是四川发生的民乱。

“已咨会四川巡抚,调金川兵千人自广元入川,与当地营会剿,务必剿尽,以免死灰复燃,只是地方上疏的善后之措颇为麻烦。”

地方的善后不关兵部的事,可打仗向来不是单一的事情。

张吉甫明白这个道理,于是比较关心。

“一个是闹事的州府,所求朝廷下发五万两银子设厂施粥,安抚地方,又恳请豁免夔州、重庆二府本年地丁银两,被兵州县缓征三年等,终归还是扯到钱粮上头。”

陈言先是忧虑,然后叹了一声,苦笑道:“幸亏贼首已平,虽然麻烦,终归也只是麻烦,先稳定下来修修补补,东南的倭患也平了,修生养息两三年,朝廷有了钱,许多事也就不了了之。”

倒也是稳重之理。

朝廷还是有人才的,张吉甫内心赞叹。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陈言对兵部事务心中有数,他能出谋,张吉甫来断,两人确实配合出奇。

唯独在京营上。

陈言刚说完要调拨钱粮给东军的数目,张吉甫第一次给否了。

“东军朱伟是太上皇的人,如果我们克扣他的钱粮,要是闹到太上皇处,岂不是引起太上皇老人家的不满?”陈言不明白张吉甫的想法。

张吉甫的恩师不也是太上皇的人么。

陈言做事比较务实,对人心揣摩上却颇为疏忽,难怪这么多年来,也只是员外郎,恩师从哪里给自己找到如此好的手下。

张吉甫笑道:“此事你不用理会,我自有安排。”

见状,陈言也不再多言。

禁军、十二团营、京营整编为四军。

还有一支锦衣军。

锦衣军的前身是前朝的锦衣卫,大周保留了锦衣卫,但是改变为锦衣军,一字之差,代表了两者的微妙区别。

最新小说: 拒绝攻略影帝后咸鱼爆红 我家侧妃是专宠 斩断情丝后,全宗门痛不欲生 官路:从扫黑除恶开始 权力巅峰:我老婆是京圈大小姐 修仙万年归来 假少爷被赶回农村带妻儿逆袭人生 重生之东北小城风云录 重生1977,从断亲开始 灵气复苏:开局获得弑神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