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先生,到底是怎么回事?”
“听说雁门关那边,抓了我们几百弟兄?有人带口信,不少家眷去雁门关那边探望了。”
众人七嘴八舌,赵焘皱纹问道:“你们去问节度。”
“不敢。”
“翟先生又不是不知道,节度这两天脸色难看,我们如何敢去问。”
“此事不要多问,先等着看看。”赵焘如此说道。
吃了败仗,总不能直接宣布。
众人猜是一回事,直接告知又是一回事,哪怕人尽皆知,明面上也不会承认,而是会编一套理由出来,只要混得过去,大家心里门清又能如何。
现在就等王信来,或者不来。
他要是来,管他什么规矩不规矩,先杀了再说。
他要是不来,顺势把责任推到他身上,说此人造反,谋害友军。
众人见问不出所以然,也只能让路,等赵焘走后,众人面面相觑,心里各个不安。
“听说那人才两千人马,而且多是步兵。”
“京营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实在是荒谬,都是周军,为何自相残杀!”有个将领感叹道。
大家多少听闻过一些事,听闻是一回事,如今传的越来越广,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心里感到不满,不满归不满,却无人敢去反驳,只能藏在心里。
没什么主意,众人最后还是散了。
“他真的会来?”
听到翟文带回来的消息,大同御史张文锦不禁怀疑。
“反正他亲口告诉我的。”翟文不敢打包票,如实说道。
张文锦开始猜测,“他会不会是拖字诀,拖到朝廷的公文抵达大同,事情有了定论,不怕冯胖子使坏。”
以前的九边是勋贵和武将,勋贵和武将直接掌领军队,但是朝廷也要摸清楚军队,让军队知道属于朝廷,于是有了统制和都检点。
不光要保证朝廷的规矩,还有监督巡视九边各事。
所以大周开国之初,统制和都检点的权利是很大的,连边地亲王和郡王们都不敢得罪,因为统制和都检点不光是武勋,同样在军队有根基,更代表了朝廷。
后来太上皇打压勋贵,提拔武将,重用文臣,以文制武,又有了观察使到御史的一套文官监督体系。
所以王子腾现在担任九省统制,又升任都检点,放在几十年前的确是升官,如今九边取而代之的是御史,只不过还没有达到当初都检点的权势和地位。
九边各有一御史,下面再是观察使、防御使等官位。
得知冯胖子吃瘪,张文锦内心还是开心的,虽然这些年里,冯胖子对自己不错,暗地里输送了大笔银子,不过钱是钱,权是权。
自己不直接对付他,可要是有人出头对付他,自己还是愿意看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