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深水埗后,伯格的态度明显软化了许多。
但真正让何耀宗意外的,是第二天《南华早报》上的一篇专栏文章。
《我是越南裔,但我支持遣返政策》——署名武有勇。
“这个武有勇是什么人?”
何耀宗早餐时问师爷苏。
“查过了,1975年随父母逃难来港,后来拿到身份证,现在在观塘开了家越南餐馆。“
师爷苏翻着资料:“他组织了'越南裔港人联谊会',有三百多会员,都是合法居留的。“
何耀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还真是孺子可教,我都没有想到找这些合法的越南裔站台,他们倒是先急着出来撇清干系了。
马上联系他,就说我想请他喝茶!”
下午三点,武有勇如约来到笔架山。
这个五十出头的男人穿着笔挺西装,一开口就是地道的粤语,只有略微上扬的尾音还留着些许越南腔。
“何议员,久仰大名。”
武有勇恭敬地递上名片:“我们联谊会的成员都很支持您的政策,就连我们餐厅的食材,都是从您的生鲜仓库采购的哩!”
何耀宗给他倒了杯茶:“你的文章写得很好,但我想知道,你们越南裔社区真的都支持遣返吗?”
武有勇苦笑一下:“老实说,分歧很大,像我这样早年来港、已经扎根的,最怕被那些新来的连累。
我们努力了几十年才被港岛社会接受,不想一夜回到解放前。”
他掏出了几张照片:“这是我们联谊会昨天在九龙城组织的活动,两百多人参加,主题就是'切割非法难民,维护法治港岛'。”
照片上,一群亚裔面孔的人举着“我是守法港人“的横幅,还有人穿着印有“我爱hk“的t恤。
“压力很大啊!”
武有勇叹了口气:“但我想得很清楚,我的家在这里,孩子在这里上学,我的一切都在港岛!”
何耀宗点点头:“你们联谊会愿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让港岛市民看到,合法居留的越南裔也是社会一分子。”
“当然愿意!”
武有勇眼睛一亮:“我们还可以组织越南裔市民去警署慰问受伤警员,表达我们的立场。
我甚至可以再度公开发声,人权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不可以自己一边藐视人权,侵害人权,一边让别人给到他人权!”
接下来二人的相谈甚欢,何耀宗现在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殖人,会想方设法撇清自己原先的身份。
至少在自己这个‘东道主’看来,面前的武有勇就挺顺眼的。
离开前,武有勇犹豫了一下,又转身道:“何议员,其实我们最担心的是二代移民。
那些在港出生的越南孩子,他们完全把自己当港岛人,现在却因为血统被歧视。”
何耀宗只是摆手:“你们只要不提起你们越南人的身份,别人不知道你们越南人的身份,还怎么歧视你们?
这个问题你们自己考虑,不在我的解决范围之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