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一片哗然,闪光灯疯狂闪烁。
何耀宗继续道:“更严重的是,陈芳安女士从中收取了高达200万美元的报酬,这些交易记录已经提交给廉政公署。“
“何先生!”
一名外国记者举手提问:“这些证据来源是否合法?您如何证明其真实性?“
“证据来自高盛内部举报人,我哋有权保护爆料人的影视,但这些证据,都是经过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验证。”
何耀宗面不改色地撒谎——实际上这些都是索罗斯提供的黑料。
未了,他不忘继续补充:“我欢迎任何质疑者去核实!”
记者会结束不到两小时,廉政公署宣布对陈芳安立案调查。
当天下午,这位最有希望问鼎港岛第一任布政司的华人籍女性,狼狈被逮捕的画面登上了所有晚间新闻。
……
港岛高等法院一号法庭内,压抑的空气几乎凝固。
陈芳安站在被告席上,曾经精致的妆容掩盖不住眼下的青黑,剪裁得体的香奈儿套装此刻像囚服般束缚着她。
旁听席前排,何耀宗安静地坐着,指尖有节奏地轻敲膝盖,仿佛在欣赏一场精心编排的歌剧。
“控方第37号证据,1992年1月18日高盛亚洲内部邮件。”
主控官声音洪亮:“被告明确提及'港府将在农历春节前调整汇率浮动区间',这比财政司正式公告提前了整整两周!”
投影仪将邮件内容投映在法庭左侧的屏幕上。
陈芳安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那封她以为早已销毁的邮件,此刻每个标点符号都在刺痛她的视网膜。
更可怕的是邮件末尾那个加密邮箱——她专门用来收取黑钱的瑞士账户。
不知缘何,肥彭昔日的那句叮嘱再度浮现在她脑海之中——‘华尔街的金融大鳄吃人不吐骨头,他们眼里只有钱,不适合合作的!’
“反对!”
她的辩护律师猛地站起来:“这些证据来源存疑,很可能是……”
“反对无效!”
戴着假发的法官不等律师把话说完便冷冷打断:“廉政公署已证实证据链完整!”
法官甚至有些困倦,陪审团上的那些人,包括他自己全部都是由何耀宗安排过来的。
今天哪怕是陈芳安的律师能说出花来,站在被告席上的陈芳安这个监都坐定了!
只是法官想不到的是,就连陈芳安的辩护律师,都有收到来自陈天衣律师事务所提供的资金……
眼下他在这里辩护,也只不过是为了给法治留下一点所谓的体面罢了。
随后,各项数据正通过法庭的音响系统,一句句摧毁陈芳安最后的防线。
“根据交易记录显示……”
主控官翻动文件的声音在寂静的法庭格外刺耳:“就在邮件发出后48小时,被告在瑞士信贷的账户收到两笔共计80万美元的转账。
我有理由向陈芳安女士提出新的指控,她这种行为不仅是职务犯罪,甚至有卖港的嫌疑!”
旁听席突然爆发的骚动中,陈芳安终于崩溃了。
她转身对着媒体席尖叫:“这是政治迫害!这是绝对的政治迫害!”
法警立即按住她剧烈颤抖的肩膀,停止其作出下一步的过激举动。
休庭间隙,法庭外的走廊成了亲英派最后的阵地。
前立法局议员汤家骅正对着bbc镜头激动地挥舞手臂:“这是香港法治最黑暗的一天!一个为港府服务二十年的精英,居然因为……”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镜头里出现了何耀宗的身影。
那个男人只是平静地走过长廊,身后跟着六名西装革履的助理,皮鞋踩在大理石地面上的声响,让抗议者们不自觉地后退半步。
“汤议员。”
何耀宗在擦肩而过时突然驻足:“听说令公子在剑桥的学费还没着落?或许你应该关心下汇丰银行冻结的离岸账户。”
汤家骅的脸色瞬间惨白,这个秘密他连妻子都没告诉过——何耀宗怎么会知道他在开曼群岛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