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161章 一次性运回二百万两白银!封侯

第161章 一次性运回二百万两白银!封侯(3 / 4)

虽然没有人能够解释清楚,这当中到底是怎么提高了宝钞的购买力。

但百姓们却发现宝钞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面,越来越值钱了。

在第一次宝钞征税之后,市面上的宝钞,就由本来一贯宝钞只值两百文钱,到了一贯宝钞能值两百五十文钱。

又经过这半年来,朝廷买粮食同时刺激消费之后,目前一贯宝钞已经能兑换三百文铜钱。

而最近朝廷,又将各种订单下给了各处的作坊。

首先棉布,当然是不遗余力地去生产。

带动了周边桑树的种植和养蚕户的增多。

同样的朝廷更是为了防止养蚕的人越来越多,侵占民田,还规定了那里必须得要种粮食。

为了消除百姓们种粮食不能和养蚕一样获得那么多的利益。

朝廷更是提高了粮食的收购价格。

直接由朝廷出面,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如此百姓们的心里面不平衡减少了许多。

甚至有更多的老百姓愿意种地。

有更多的商人开始与老百姓合作,开始租老百姓们的田地来种。

因为他们经过了换算之后发现种粮是买卖,即便是占了更多的田地,可是交的税也并不高。

所以这么一算下来,既然交的税不高,又能够产生大量的利润,为何不干?

朝廷这边由于下达了大量的订单,不管是造船还是修路,又或者是收购粮食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工人,于是大量的工人,觉得去给朝廷做工可以赚更多的钱,于是纷纷从种地变成了产业工人。

而家里面的地呢,就由那些愿意承包他们的地的粮食商人去种植,他们收一点地租。

而打工赚来的钱就可以完全抵销掉自家的地要交的那一点赋税。

如此一来,大量的产业工人就形成了。

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去做产业工人,是经过他们仔细的核算之后发现,打工赚来的钱,买粮食是绰绰有余。

现在他们发现市面上的粮商都是朝廷的店铺,反倒是私人粮商没有了。

为什么呢?

因为朝廷的店铺卖的粮食要比私人买卖家的粮食便宜得多。

而他们的收购价又可以更高。

所以那些私人的粮食商人,就转而去承包田地,生产粮食卖给朝廷。

而朝廷呢,则拿到这些粮食之后,以很低的价格卖给老百姓,保障老百姓能吃上便宜的粮食。

如此一来,其实这也是变相地在补贴整个农业。

由此倒也催生了大量的专业地做买卖的粮食商人。

他们不再在市面上售卖,他们也不再到市面上去租商铺,反而是转而到了乡下去承包大量的土地,然后种植粮食,雇佣百姓来给他们做工。

他们产出来的粮食以高价卖给朝廷,朝廷也乐意与这些买卖人合作,因为稳定,因为量大方便运输。

如此这些个买卖人得到了利益,老百姓们又可以吃上便宜的粮食。

最新小说: 带着空间穿年代,科研大佬有点甜 重生之庶女翻身做王妃 掏空家产,资本家小姐去部队寻夫 拒绝攻略影帝后咸鱼爆红 我家侧妃是专宠 斩断情丝后,全宗门痛不欲生 官路:从扫黑除恶开始 权力巅峰:我老婆是京圈大小姐 修仙万年归来 假少爷被赶回农村带妻儿逆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