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造枪(4 / 4)

“行吧.”闻英忍俊不禁道。

“对了,我听说阎西山搬到汉中的工厂在利用轨道钢造枪,我们能不能也用轨道钢造枪”陈成兴问道。

“这你得问徐主任,我只懂造,不懂材料。”闻英摇了摇头。

“其他地方倒是好说,如果用轨道钢造枪管可能差点意思。”徐涛见众人将目光对着自己,立刻解释道。

枪管在使用的时候磨损非常厉害,正常是要使用高强度钢才行,太原兵工厂当初也是专门建了一条特殊钢的生产线。

但即使这样,钢材也达不到西方标准,尤其是晋造冲锋枪,膛线磨损非常快。

“进行热处理呢我听说总部兵工厂已经仿造了中正式和捷克造轻机枪,他们好像用的就是轨道钢然后热处理。”陈成兴说道。

根据记录,总部兵工厂用轨道钢生产的步枪,可以连发速射200发子弹而没有任何异常,要不是不想浪费子弹,恐怕还能打很多发。

“总部有把生产工艺送过来,我们也研究过,只不过没有试验过。”徐涛说道。

八路军的各兵工厂一直都有互通有无,彼此的工艺都了解,只不过具体要怎么生产还是要看实地情况。

“既然总部有过生产,应该是没什么问题,我们也按这个方法生产一下枪管试验一下,还有我觉得可以适当的加厚一下枪管,不要担心重量的问题。”陈成兴说道。

经过热处理的枪管可以加强硬度和耐磨性,但是其耐温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这样的枪比标准枪钢更容易过热,但是使用重枪管可以延长过热的时间,这在枪械设计算是一个通用选择。

如果担心重心偏移,也可以通过加配重的方式解决,也就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

对八路军尤其是游击队而言,如果可以通过加重那么一斤半斤的代价获得一挺轻机枪,那他们会举双手双脚赞同。

“好吧,我们会试验一下的。”闻英点了点头。

按照闻英的估算,二郎洞兵工厂应该可以做到月产三四挺轻机枪,以目前的机器来看,等工人熟练后应该可以做到每月8-10挺。

按照这样的速度,很快就会把缴获的材料用完,到时候就得使用铁轨了。

至于依靠自己无法生产的机簧钢丝等小零件,可以派专人到西安等大城市去秘密购买,这些东西不占地方,一头毛驴走一趟,就够兵工厂用一阵的。

陈成兴与几人又沟通了一下细节后,便让他们自己安排机器的摆放。

陈成兴则是返回了红泥湾,同时还给个游击队传令,告诉他们,如果碰到能破获铁路的机会,就不要放过,铁轨能带多少就带多少回来。

收到陈成兴的命令后,所有游击队都开始将这件事放在心上,毕竟与命令同时来的还有一句话“铁轨换枪”。

哪怕是歪把子机枪,对游击队而言也是好东西,谁不想自己手里的家伙更好呢。

而且除了铁轨以外,所有的金属都算在内,只要能带回的就要全部带回,被炸毁的卡车、边三轮如果有时间也要拆解尽量带回来,实在没时间就先放一把火,等鬼子走了在想办法将废铁弄回去,即使是废铁,也能做炮弹。

同时游击队还要负责收拢铜元、铜钱、铜炉、铜盆等一切含铜的东西。

兵工厂有了子弹生产线,就必须要想办法自己搞铜才行,至于黄铜所需要的锌,电池的外皮正好就是锌的。

而农村的很多杂铜里面也含锌,尤其是制钱,锌含量很高,只需要用‘蒸锌法’就能将锌提取出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

最新小说: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剑出华山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