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众人的反应,也猜到必是高端货无疑。
慕容玉用灵力将红瓶送上前来,薛向接过,感叹道,“越是英雄迟暮,老朽倒越是贪恋这红尘,有这一滴万年钟乳,老朽也许能多苟延残喘些时日。
小友,老朽谢过。”
“前辈,我等也在找寻神药,助力前辈培元。”
“是啊,已经有眉目了,前辈可耐心等待。”
“……”
众人纷纷表态,生恐薛向以为就一个慕容玉关心他老人家死活。
薛向拱手道,“多谢诸位小友,好了,闲话休提,我接着录述天书,诸位听好……”
随着他的诵念,又是一阵地动山摇,山河变色。
众人静静感悟,半柱香后,众人纷纷睁开眼来,便待告辞。
薛向忽又开口,“天书终究是别人的东西,蒙诸位厚爱,老朽也该拿点自己的东西,回馈诸君。
我有经年苦研而成的儒家心得一篇,愿与诸君共赏。
不修儒道的,也可以听听,或多或少也能有些裨益。”
非是薛向故意显摆,而是他高人的人设,必须时时加以小心维护。
《师说》、单手擒龙,毕竟已是很久远的事儿了,总是一味靠所谓录述天书,来维护客户群,未免有些单薄。
何况,眼下来了福生玄黄之主,他不亮出点真东西,又怎么拿得住这位
“恭听前辈教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薛向复录的正是四书中的名篇《大学》。
这篇名篇的前面一小部分,薛向在激发圣贤像和引逗文气黑虎时,录述过。
而文脉天道,只对新鲜言论,会生出异感。
故而,此刻,他虽录述名篇,并未激发天地异象。
而听讲众人,各有所得的同时,也在心中嘀咕,这些内容到底是不是出自明德洞玄之主。
不然,以这些文字的奥义,是应该引发天地异象的。
薛向也不着急,静静录述,直到录述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终于,天边风起云涌,狂风乍起。
大海上,波涛涌起,卷起数十丈浪涛,青龙在浪涛间欢喜雀跃。
众人无不大惊失色,至此,才信这名篇正是明德洞玄之主压箱底的存货。
“故而,格物在致知。”
说罢这句,薛向停止录述名篇。
毕竟细水长流,才能长远。
他转而就他诵读文章中的秘要发问。
众人骤闻这不属于此间但又明显是经典中经典的儒学名篇,虽各有所感,却哪里能那么快吃深摸透。
薛向的问题,来自朱熹批注的经典,哪里是那么好答的。
他接连发问,竟无人能答。
薛向叹息一声道,“诸君还须多多努力,以期广大我儒门道德。”
言罢,转身朝洞府内走去。
“前辈果是儒家不世出的大贤。”
“是啊,这大学篇虽未讲完,但已露出经典气象,持论宏大,说理清楚,正是我儒门万世不磨之名篇。”
“前辈作《师说》时,我便知晓,他必是儒门宗师。
如今《大学篇》才露一角,我观前辈气象,犹在宗师之上。”
“老夫本无视于儒学,今日得听前辈论儒学,竟有醍醐灌顶之感,看来,改攻儒学,也不是不可。”
“…………”
众人纷纷议论中,慕容玉和広德也悄然退场,有心人来打探可还有万年钟乳出售,两人也都推说没有存货,快速闪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