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凭借着自己对后世知识的了解,用橡胶做了一副简单的轮胎。
虽然这轮胎的舒适度还远远比不上后世的轮胎,但与之前那颠簸不已的马车相比,已经是天差地别了。
因此这一路上马车行驶得十分平稳,基本上也不怎么颠簸。
哪怕坐了一路的马车,朱慈烺依旧是神清气爽,没有丝毫的疲惫之态。
看到面前跪着的众人,朱慈烺的脸上立刻浮现出一抹温和的笑容。
随后他赶忙快步上前,伸出双手将秦良玉和史可法这两位老臣扶了起来,然后笑着说道:
“诸位皆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将,不必如此多礼,快起来吧!”
在场的文武官员听到这话,心中皆是一暖,这才缓缓起身。
紧接着,朱慈烺在秦良玉和史可法的带领下,迈着稳健的步伐缓缓进入了宣府。
和往常一样,朱慈烺只带了三千人马进入宣府,其余的大军都在城外驻守。
毕竟宣府城虽然也算是一座规模不小的城池,但实在容纳不下这么多军队。
要是全部让大军进城,那城内还不挤得水泄不通,到时候各种问题也会接踵而至。
而因为早就知道朱慈烺要来,所以宣府巡抚衙门早就被收拾出来了。
之前崇祯来到宣府的时候,住的也是这里。
而且在整个在宣府中,这里便是最好的宅院了。
只是还没等朱慈烺走进去,当下便有一队锦衣卫和净军,如同训练有素的猎犬一般直接进入了府内。
他们神情严肃,目光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仔细搜索着所有可能存在的危险。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秦良玉和史可法也没有丝毫的情绪变化,因为他们深知这些锦衣卫只是在做分内之事。
为的就是保护朱慈烺的安全。
很快,朱慈烺便来到了堂内。
只见堂内布置得十分简洁大方,几张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墙上挂着几幅字画,增添了几分文人气息。
随行众人都陪在一旁,静静地站立着,等待着朱慈烺的吩咐。
朱慈烺缓缓走到主位前,然后轻轻坐下,脸上依旧带着那温和的笑容。
“几位也都坐吧,不必如此拘谨。”
听到这话,秦良玉和史可法以及其他几位文臣武将也都不在毫不客气,纷纷拱手道:
“多谢太子殿下!”
然后一个个的这才坐了下来。
朱慈烺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然后清了清嗓子说道:
“诸位,想必你们也都知道了本宫来到这里的目的,既如此,那本宫也就不多说什么废话了,咱们直接进入正题。”
“简单来说,大明之所以要发动这次的军事行动,实则是因为周边的那些蒙古部落对大明没有丝毫的敬畏之心。”
“他们之前被建奴打败,走投无路之下只能臣服于建奴,过着苟延残喘般的生活。”
“之后大明在辽东打败了建奴,收复了辽东地区,也间接帮助他们复了国,按理说,他们应该对大明感恩戴德才对!”
“可他们呢,却是丝毫不知感恩!”
“这么久了,既没有向大明朝贡,也没有派任何使臣来到大明,仿佛大明对他们的恩情根本就不存在一样。”
“对此父皇感到十分震怒,认为这些蒙古部落还是想和建奴联合起来对付大明,所以决定对周围的这些部落进行烧荒、捣巢行动。”
“既要叫他们知道大明的厉害,也要让他们收起那些不该有的心思。”
“告诉他们以后要是再和建奴扯上关系的话,大明的铁骑就会如同狂风暴雨一般,摧毁他们的一切,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
在场的众人听到这话,赶忙拱手道:
“陛下圣明,臣等遵命。”
朱慈烺点了点头,然后继续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