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画面来到宣府的街道上。
只见此时此刻,街道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副热闹的景象。
虽然大明和蒙古已经进行了烧荒和捣巢的军事行动,但是这对于宣府的互市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毕竟他们这次主要针对的是卫拉特联盟,影响不到在这里进行互市的商人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般在宣府和大明进行互市的其实也就是两个蒙古部落。
其中一个是土默特,另外一个就是阿布奈的察哈尔部落了。
这次的烧荒和捣巢并没有涉及到他们,他们自然也没什么特别的反应,依旧像往常一样,在这热闹的互市中忙碌着。
不过这么说其实也不完全准确,因为土默特已经开始慌了
土默特又称鞑靼,在明朝建立的几百年时间里,一直和明朝不怎么对付。
他们就像是一群桀骜不驯的野马,时常在边境地区肆意妄为。
甚至在几十年前的时候,土默特多次率军攻掠边境,他们一路势如破竹,甚至直逼京师,给明朝的统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平息这场战乱,当时的朝廷被迫开放马市,这一举措也成为了明朝和鞑靼部落关系的转折点。
一五七零年,也就是隆庆四年的时候,双方进行了进一步的谈判。
当时明朝册封鞑靼的部落首领俺答汗为顺义王,并且开放宣府、大同、山西等十一个互市口岸,允许蒙汉贸易。
俺答汗也深知和平的来之不易,他约束各部,禁止骚扰边境的行为。
这一举措结束了明朝和蒙古将近两百年的敌对状态,让边境地区迎来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
也就是说,其实宣府互市一开始的时候主要是针对鞑靼、也就是土默特的。
在后来的几十年时间里,建奴逐渐崛起,他们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迅速扩张势力。
而土默特则逐渐衰落,内部矛盾不断,实力大不如前。
在这种情况下,土默特为了寻求生存,只能臣服建奴。
但即便如此,双方的互市也依旧在进行着。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也是为了安抚生活在边境地区的蒙古部落,以免他们对大明构成更大的威胁。
回归正题,虽说这次大明和察哈尔部联合起来,主要针对的是卫拉特联盟,但是土默特还是慌了。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土默特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尴尬了。
它就处在大明、察哈尔部、卫拉特联盟、叶尔羌汗国中间,可以说四面都是“大哥”,就它一个“小老弟”。
只要哪一个“大哥”不高兴,都可以随便收拾它,甚至灭了它。
后来建奴打败了蒙古诸部,土默特又多了一位“大哥”!
这种四面楚歌的处境,让土默特每天都忧心忡忡,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招来灭顶之灾!
而这次,灭顶之灾似乎真的要来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机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