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种事情是他亲自吩咐的,再加上他又在这里,哪有人敢耍什么幺蛾子?
随即他苦笑了一下,无奈的摇了摇头。
没办法,还是心情太紧张了。
想想也是奇怪,之前松锦之战的时候都没有这么紧张,怎么现在偏偏就这么紧张了?
就这样,时间很快过去了两个时辰。
快到中午的时候,一个锦衣卫猛地冲了进来。
只见那锦衣卫一路狂奔,脸上带着几分兴奋和急切,见到朱慈烺纳头便拜。
朱慈烺不等他开口便直接问道:
“是不是大军回来了?”
那锦衣卫听到这话,赶忙点头回道:
“回殿下,正是如此,大军距离宣府已不足十里。”
那锦衣卫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仿佛也在为大军归来而感到高兴。
“好好好!”
朱慈烺听到这话,连说了三个好字,随后也终于松了口气。
下一秒,他赶忙又吩咐道:
“速速通报,让所有宣府的文武百官全部到城门口集合,准备虽本宫一起迎接大军。”
那锦衣卫听到这话,赶忙领命而去。
紧接着,朱慈烺也等不了了,他再次离开了府衙,直接冲着城墙而去。
不过这个时候郑小妹倒是没有凑这个热闹,毕竟她也知道这种事情不是她一个女人可以插手的。
她能做的就是好好地待在这里,不给朱慈烺添麻烦。
另一边,待到朱慈烺登上那高大的城墙,从方正化手中接过望远镜时,他的目光瞬间被远方那片黑压压的景象所吸引。
那景象,宛如一片汹涌的潮水,正从草原的深处滚滚而来,气势磅礴,不可阻挡。
这一刻,朱慈烺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因为那正是大明的精锐骑兵!
与此同时,另一处,祖大弼正手持着望远镜,目光紧紧地凝视着远方。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沉稳与坚定。
渐渐地,在那模糊的视线尽头,一道隐隐约约的城墙轮廓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祖大弼的心中一暖,他瞬间明白,自己总算是回来了。
刺骨的寒风轻轻拂过他的脸庞,犹如刀割一般,可他的心中却涌起一股暖流。
这一刻,他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气。
这一去,便是一个多月,这一个月里,大军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那其中的滋味,只有他们自己最为清楚。
不过好在,他们最终还是顺利完成了任务,也算是对太子殿下、对大明有了一个交代。
就在祖大弼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一个人影突然出现在了他的身边。
祖大弼下意识地转过头定睛一看,赫然发现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吴三桂。
此刻的吴三桂也是手持着望远镜,他先是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远方,然后脸上浮现出一抹灿烂的笑容看向祖大弼说道:
“舅舅,我们终于回来了。”
吴三桂称呼祖大弼为舅舅,其实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了。
毕竟,祖大弼的哥哥祖大寿娶了吴襄的妹妹,按照这层关系,吴三桂叫祖大弼一声舅舅也是理所当然。
当然,若是真要深究起来,这其中的关系可就有些复杂了。
因为吴襄又娶了祖大寿和祖大弼的妹妹,如此一来,吴三桂和祖大寿以及祖大弼之间的关系就变得盘根错节
不过一般情况下,吴三桂还是习惯称呼祖大寿和祖大弼为舅舅。
言归正传,祖大弼听到吴三桂的话,脸上也不禁浮现出了一丝笑容。
那笑容中,既有历经艰辛后的欣慰,也有回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