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得知太子要亲赴四川和李自成决战的消息后,整个朝堂又是一片哄动。
毕竟自古以来,太子动不动就‘御驾亲征’的事情还是很少见的,更何况这位太子还没有成年!
在他们传统的观念里,太子应该就老老实实的在宫中读书学习、处理政务,等待将来继承皇位,而不是亲自奔赴战场,面对刀光剑影!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皇帝和内阁都已经同意了,他们这些文武大臣又有什么不同意的道理?
因此毫无悬念的,这件事情顺利通过了朝会!
就这样,大明这个国家机器开始迅速运转了起来,开始为朱慈烺奔赴四川做着最后的准备。
另外,朱慈烺被崇祯赋予‘代天征伐’的名义、持节、假黄钺、行天子仪仗,也算的上是真正的御驾亲征了!
接下来兵部忙着调配兵马、粮草和武器装备,户部负责筹集更多的军费,确保各项开支充足。
礼部则忙着准备出征的仪式和相关事宜,以彰显大明的威严和皇家的气派。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关乎大明内部安稳的大事,再加上太子爷要御驾亲征,因此没有任何人敢在这种事情上耍心眼!
接下来的数日,京城的天色总是带着几分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在京城上空仿佛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不过朱慈烺却无暇顾及这压抑的天气,他如同一只高速运转的齿轮,在京城各处穿梭,一刻也闲不下来。
因为他心里清楚,此次前往四川路途遥远,一来一回少说也得半年时间。
再加上京城与四川之间山高水长,消息传递极为不便。
所以他必须在出发之前,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确保大明这盘大棋能够平稳运转。
按照朱慈烺的计划,今年大明要做的事情很多。
首当其冲的,便是推广土豆、红薯以及大棚技术这三样。
如今的大明,粮食问题始终至关重要,能不能让百姓们吃饱饭就靠这三样了。
因此这三件事无疑是重中之重,关乎着大明未来的兴衰存亡。
除了农业方面的推广,继续修建水泥路也是一件大事儿!
另外还有继续向辽东迁移百姓!
毕竟谁也不知道小冰河时期还会持续多久,而且小冰河时期不只是冬天冷,夏天还会引发旱灾,有可能一年到头地里什么也长不出来。
相比之下,辽东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将灾民转移至此,既能缓解内地的压力,又能更好的统治辽东。
除此之外,税收政策虽然在去年就已经制定下来,但能否顺利实施,将该收的税款足额收上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因此在这方面,朱慈烺也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总而言之,今年朝廷要做的事情都是关乎于大明未来生死存亡的事情,一件也不能耽误!
不过朱慈烺并没有打算将每件事情都精确到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然后再让内阁和六部执行。
他只是提出了大致的框架和想要的结果,其他的事情就交给内阁和六部去处理了!
他相信大明的内阁和六部不会让他失望!
除此之外,朱慈烺也和崇祯打了个招呼,那就是在他离开的这半年时间里,崇祯偶尔还是需要去上朝的。
不过凡事不要自己做主,要多和内阁以及大臣们商议,毕竟崇祯以前的一系列骚操作可是太吓人了,朱慈烺可不想再经历一次!
他其实也想过让崇祯半年之内都不要上朝,只要老老实实的呆在后宫里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