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明军只要堵在前面就可以阻止他们继续前进,为什么会突然撤走呢?
这不是放任他们进入汉中吗?
这其中必定有诈啊!
事实上李自成又不是傻子,他怎么会想不到这一点?
但是如今他已经没有选择了,不管前面有没有诈,他都必须尽快带领大军进入汉中。
因为要是不这么做的话,他们可就真的要饿死了!
比起可能遇到的埋伏,死在这秦岭山里才更让人感到绝望。
所以无论前面是不是刀山火海,李自成都必须尽快到达汉中。
就这样,李自成的大军开始以极快的速度向汉中进发!
而另外一边,朱慈烺最近一段时间也没闲着。
他几乎每天都会亲自来到临时搭建的训练场,去监督朱家军进行最终的训练。
训练场上,朱家军一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他们穿着特制的明黄色甲胄,一个个卖力的操练着!
本来按理来说,在古代想要训练出一批可以作战的士兵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儿。
这是因为古代的士兵们要讲究排兵布阵、还要讲究个人武力。
但是伴随着燧发枪的普及,这些都已经没有必要了。
因为学会开枪射击,可比学会射箭以及排兵布阵简单得多了。
而且关于燧发枪的作战模式,朝廷也早就固定下来了。
只要朱家军按着作战模式进行训练,基本上也不会出现什么乱子了。
简单来说,就是作战的时候最前面的士兵手持盾牌,阻挡骑兵冲锋,然后后排的士兵采用三段击射击。
这样的作战方法在之前对阵建奴的时候已经用过了,而且效果非常好。
建奴的骑兵在燧发枪的射击下纷纷落马,就像秋风扫落叶一般。
而这种作战模式如今用来对付农民军也不在话下。
而且农民军可比建奴好对付多了!
毕竟李自成是从潼关过来的,因此他的骑兵数量肯定没有多少。
朱慈烺甚至觉得连前排持盾的士兵都可以不用了,直接让朱家军排阵进行射击就可以了。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问了:
要是这样的话,不是会杀死很多农民军吗?这似乎违背了朱慈烺原本的意愿?
毕竟朱慈烺之前之所以会御驾亲征,主要还是为了更好的招降农民军!
事实上朱慈烺也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他打算在开战之前,先派人前去劝降,能劝降多少劝降多少。
劝降无果之后才会开始进攻!
至于接下来会死多少人,那就听天由命了!
因为愿意投降的才是大明的百姓、而一味固执不投降的,那就只能是大明的敌人了!
而对待敌人,就不能心慈手软!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机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