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口,众人面面相觑,他们确实是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但除了薛国观之外其他人都没看过那封奏疏,哪怕是薛国观也只看了个开头而已。
最终,薛国观还是硬着头皮道:
“启禀陛下,其实刚刚老臣还没有看完奏疏的内容就被王公公给抢走了,其他几位内阁大臣也都没有看过,敢问陛下,可否让老臣和其他几位内阁大臣们再看一番?”
这话一出口,一旁的王承恩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他的脸微微泛红,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愧疚。
因为他刚才确实是从薛国观手里抢走奏疏的。
不过当时他也是一时心急,想着赶紧把奏疏呈给皇帝,没想到却闹出了这样的尴尬。
但崇祯也不在乎这种事,他当下便笑着道:
“既然如此,那就再去看看吧。”
完这话,崇祯便将手中的奏疏递给了王承恩,王承恩心翼翼地接过奏疏,随后递到了薛国观手里。
重新拿到这份奏疏之后,薛国观如获至宝,他先是深吸一口气,然后这才仔细查看了起来。
完完全全地看完了之后,他这才将奏疏递给了身旁的大臣。
奏疏就这么在几位内阁大臣之间流转,等到所有人看完之后,他们脸上的笑容便再也掩饰不住了。
上面的内容基本上和薛国观之前的大差不差,最前面是关于皇太极死后福临继位的消息,之后便是洪承畴对于此事的一些看法。
而且大多数内阁大臣都是认可洪承畴的看法的。
等到众人看完之后,崇祯这才再次开口道:
“诸位,皇太极已死,建奴那边又是幼帝继位,想必内部必然不稳,依朕之见,咱们是不是应该让洪承畴和祖大寿趁着建奴内部权力不稳的时候,对他们进行攻伐?”
崇祯这话时,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明军在辽东战场上一路凯歌的场景。
众人听到这话,都颇为赞同地点了点头。
有句话得好,‘趁你病,要你命’,虽然这次不能要了建奴的命,但给他们添几道伤口还是可以的。
不过这个时候,薛国观似乎有不同的想法。
他先是犹豫了一下,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纠结和担忧,然后才缓缓道:
“启禀陛下,洪大人在信中了,他还写了另外一份奏疏,并且将那封奏疏送到了汉中,估计要不了多久,那份奏疏就会到达太子殿下手里。”
“所以臣想着,要不要等太子殿下看完之后再做决定?”
本来这个时候薛国观是不应该出这句话的,毕竟皇帝已经做出了决策,他提出这样的建议,很可能会引起皇帝的不满。
再了,哪有让皇帝等太子做决定的?
这不是倒反天罡吗?
但通过这段时间的经历薛国观心里早已清楚,崇祯已经不想再插手什么政事了,现今处理所有事情的框架都是按照朱慈烺离开前的布局进行的。
并且处理的也都算是井井有条,所以他还是忍不住将这些话了出来。
与此同时,崇祯听到这话顿时也愣住了,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脸上满是惊讶。
因为他真不知道这件事啊!
不过这也怪不得崇祯,因为他压根就没有看完那封奏书的内容,而关于洪承畴将这件事情告知朱慈烺的内容是写在最后的,所以他压根没看到。
下一秒,崇祯赶忙让王承恩将那份奏书重新拿了过来,王承恩跑过去,很快就把奏疏递到了崇祯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