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恕臣妾直言,这个名字实在不合适,皇家公主之名当典雅大气,富有寓意,而‘双喜’之名太过直白浅显,您还是另想一个吧。”
周皇后的声音轻柔却又坚定,眼神中透着诚恳与期待。
崇祯听到这话有些不解,脸上露出一丝困惑的神情。
他实在不知道这个名字哪里不合适,在他看来,“双喜”既喜庆又顺口,寓意着双重的喜悦,再合适不过了。
但他也没有打算继续坚持,而是道:
“朕觉得这名字挺好的,喜庆又好记,不过既然皇后不同意,那朕也打算退一步。”
“‘双喜’就定为名如何?大名咱们再慢慢议。”
周皇后听了这话,这才微微点了点头,同时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只要大名不叫“双喜”,名叫“双喜”,她还是可以接受的。
就这样,这位公主的大名暂且没定,名却先确定了,就叫“双喜”。
看着眼前的周皇后和孩子,崇祯一瞬间只觉得无比幸福。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便到了两个月之后。
眼下已是九月,京城的天气依旧十分炎热,那炽热的阳光如同火舌一般,舔舐着大地,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
街道上行人寥寥,偶尔有几个,也是行色匆匆,恨不得立刻躲进阴凉之处。
而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汉中倒还算凉爽,主要是因为汉中周围皆是大山环绕,那连绵起伏的山峦如同绿色的屏障,阻挡了热气的侵袭,使得这里的温度不像北方那般炎热。
不过这个时候,朱慈烺也基本完成了手头的事情。
首先就是汉中当地的农民军基本上也都被送到辽东各处了,那些受伤的农民军也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贵州那边的事情也都解决了,和他想到的一样,再面对朝廷的大军之时,那些土司们直接就怂了。
他们原本还仗着自己的地盘和势力,妄图与朝廷对抗,可当看到朝廷大军到来之时,心中的勇气瞬间就消散了。
再加上朝廷还有十几万大军在汉中驻守,随时都可以来到贵州,因此他们最终还是乖乖送还了那些土司兵的家人。
如今之前的两万土司兵已经尽数成了明军。
另外,新的税收制度也顺利推广了下去。
百姓们之前之所以抵制新的税收,一是因为宣传不到位,二是因为有贪官在其中中饱私囊。
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之后,百姓们很容易就接纳了新的税收制度。
只是因为一些原因,土豆和红薯的推广遇到了些困难。
主要是因为汉中周边多是南方地区,南方没有受到冰河时期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粮食产量原本就比较高。
所以百姓们对于种植土豆和红薯比较抗拒,他们觉得这些新作物不如自己传统的粮食作物可靠,担心种植后会影响原本大米的收成。
不过在朱慈烺的干预下,大部分百姓还是愿意种植一些土豆和红薯打算试试看。
一切事情处理完了之后,大军也准备班师回朝了。
毕竟要是再待下去,等到冬天大雪封路,到时候恐怕就要留在汉中过年了。
眼下不冷不热,温度刚刚好,正适合班师回朝。
于是,大军又休整了两天之后,终于正式启程了。
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在贵州总兵林兆鼎、四川总兵刘佳胤、蜀王朱至澍以及一众官员的欢送下,大军开始出发。
他们走得依旧是来时的那条路,毕竟这条路之前已经走过,沿途的驿站、补给也都准备妥当,最为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