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当地的水师也得知了这个消息,水师士兵们迅速登上战船,如临大敌般朝着那片海域驶去。
不过在看清对方的旗帜之后,水师的人却松了一口气,因为来的不是别人,而是郑家的商船。
自打去年以来,郑家的商船已经来过三次天津码头了,这是第四次。
他们运送的也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从海外运来的粮食。
这些粮食对于大明来说,就像是一场及时雨,能够缓解国内的粮食危机。
天津水师之前已经接到了朝廷的命令,只要是郑家的商船靠岸,就要帮忙配合,以便让这些粮食能够顺利运到京城。
不过让天津水师纳闷的是,以前这些粮食在运来之前,京城那边就会派人前来接收,可是怎么这会儿京城那边却没派人来?
即便心里有些疑惑,但天津水师这边还是很快忙碌了起来,准备迎接郑家商船的到来。
士兵们迅速调整好战船的位置,为商船的停靠做好准备。没过多久,这支商船就缓缓地停在了天津码头,船身与码头轻轻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
而天津水师总兵曹友义也早已等候多时了。
很快,为首的商船上便有人走了下来,为首的是两个约莫四十来岁的男人,他们的名字是郑芝麟、郑芝峰。
这名字一听就知道,肯定是郑芝龙的兄弟辈。
事实上也是如此,他们两个是郑芝龙的亲兄弟,一直掌管着郑家的一部分商船。
自从郑芝龙做了朱慈烺的岳父之后,他们就主管为朝廷从海外运粮了,为此朱慈烺特意封了他们两个为三品参将。
而且他们之前也来过好几次天津码头,因此曹友义对他们也算是十分熟悉了。
双方一见面,曹友义当下便拱手笑着说道:
“两位大人,许久不见,一路辛苦了。”
那笑容真诚而又热情,仿佛见到了多年的老友。
郑芝麟和郑芝峰听到这话,当下也拱手笑着说道:
“曹总兵真是客气了,都是为朝廷办事,没什么好辛苦的。”
紧接着一行人便跟随曹友义来到了他的住所,那住所宽敞明亮,布置得十分雅致。
随后曹友义便大摆宴席,好好招待了一下这二人。
毕竟如今谁都知道,郑家的女儿可是成了太子的女人,往后的风光自不必说,因此早些和郑家打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双方酒足饭饱之后,曹友义忍不住开口问道:
“二位,你们也都不是第一次来天津港口了,有些话小弟也就直说了,以往你们每次从海外回来之前,朝廷那边都会派人前来接应运粮,怎么这回你们都回来了,朝廷那边还没有派人来?莫不是你们没有提前通知朝廷?”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等待着对方的解答。
郑芝麟和郑芝峰听到这话,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中带着一丝神秘。随后郑芝麟看向曹友义说道:
“曹总兵,咱们也都是熟人了,有些话我也就不瞒你了,陛下之前下了一道密旨,说是这次的粮食不会派人来接收,而是要让我们亲自运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