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嘴觉得这人有些眼熟,却又不敢认——这穿着打扮,这气度,怎么看都像南方那些工厂的老板,哪像村里的农民?
……
大食堂里满是饭菜的香气,二十多名新招的员工围着长条木桌吃饭,笑笑,格外热闹。
今天的大锅菜油汪汪的,肥瘦相间的肉块炖得软烂,粉条吸满了肉汁,豆腐和白菜也炖得入味,旁边的竹筐里堆着雪白的白面馒头,还有一大桶飘着蛋花的清汤。
“这饭菜真解馋!比家里过年吃得都好!”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手里攥着四个馒头,大口往嘴里扒拉着菜,嘴角沾了油也不在意。
他以前在家顿顿都是玉米糊糊配咸菜,自从进了四季青公司,天天能吃白面馒头,隔三差五还有肉,不到半个月就胖了好几斤。
旁边的伙子吃得更快,一碗菜很快见了底,他端着空碗快步走到窗口,对着里面的李酒缸笑着喊:“酒缸叔,再给我打一碗菜,多来点肉!”
“你这子,饭量可真不!”李酒缸笑着接过碗,满满舀了一勺菜,还特意多添了两块肉,“慢点吃,别噎着,锅里还有呢,管够!”
伙子端着碗回到座位,刚坐下就听到有人感慨:“跟着李老板干就是好,不光工资高,连饭都这么香。我以前在镇上工地干活,顿顿都是干硬的窝头,哪有这待遇!”众人纷纷点头附和,眼里满是满足。
隔的食堂里。
李哲、老李、朱益民和金百万围坐在一张方桌旁,面前同样摆着大锅菜和馒头,只是吃得慢些,时不时停下话来讨论事情。
李哲喝了口汤,看向三人:“现在到了大棚蔬菜育苗的关键时候,公司最近事多,大家要是遇到什么问题,别藏着掖着,及时跟我。”
金百万放下筷子,抹了抹嘴,率先开口:“老弟,还真有件事得跟你念叨念叨。现在跟着咱们种大棚的人越来越多,这化肥的用量可比种庄稼多多了。
我去镇上供销社问了,他们最近库存紧张,怕是供不上咱们的需求,尤其是优质的复合肥,更是紧缺。”
李哲放下碗,想了想道:“这个好办。二姐那边刚拿到一批出口苏联的罐头订单,咱们跟外贸公司结算的时候,可以从外贸公司换一批化肥,质量不比供销社差。”
“这主意好!”金百万眼睛一亮,“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化肥短缺的问题,还能拉近跟种植户的关系。”
老李在一旁听着,也插了句嘴:“要不我提前去跟种植户们打个招呼?问问他们谁想从咱们这儿买化肥,统计个数量,省得到时候不够分。”
“可以,不过别强求。”李哲点点头,“愿意自己去供销社买的也随他们,咱们不搞强制那一套。”
几人正着,一直低头吃饭的朱益民忽然放下筷子,叹了口气,缓缓道:“老弟,我也有件事想,就是不知道该咋开口。”
“朱哥,咱们都是自己人,有话直,不用藏着掖着。”李哲看向他,语气诚恳。
朱益民搓了搓手,脸上带着几分为难,最终还是咬了咬牙:“成,那我就直了,我也不怕得罪人——我觉得咱们新招的这批人,不太行。”
这话一出,食堂的气氛顿时安静下来。
前段时间因为大棚扩建,公司招了二十多个新员工,大多是村里沾亲带故的人,有的是员工的亲戚,有的是村干部推荐来的。
这倒不是李哲有意而为,只是在农村搞种植业,这种情况很难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