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两位纪委的工作人员在场,狄璇的脸色变得平静中带着严肃。
这给人一种公事公办,雷霆官威的感觉。
同时,也让两名工作人员感受到来自新任纪委书记的威严。
“贺时年同志,你现在说的每一个字,都会记录在案,你要对自己说的每一个字负责,你明白了吗?”
贺时年知道,狄璇这是在提醒自己注意用词用句。
“我知道,我一定客观阐述事实和经过。”
贺时年多次参与纪委办公,也被纪委带去问过话。
对如何用词,如何用句都了如指掌,驾熟就轻。
接下来,贺时年讲述了今天事情的经过。
其中强调的是东开区是去‘检查’,而不是去‘审查’。
等他阐述完,狄璇问道:“你带队去碳素电解厂目的是干什么?”
这是程序化的问题,贺时年的阐述中已经说明了。
但他还是不厌其烦道:“调研企业生产情况,并做相关检查。”
“检查或者调查目的是什么?”
“了解企业生产规模和经营情况,为经开区接下来的发展计划提供真实数据支撑。”
“也就是说,你今天带队下去是摸底检查,调查调研,而不是审查?”
贺时年摇头:“不是!”
狄璇翻开自己的笔记本,那里显然记录了一些东西。
“据纪委其他同志所说,东开区的企业,每个季度都会向管委会汇报数据。”
“历年的数据都有备案,既如此,你为何还要去企业摸排数据?”
贺时年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管委会有同志提出,这些企业中,有部分企业的数据可能存在问题。”
“我作为东开区党工委书记,怕这些数据有误,误导我们制定发展计划。”
“所以,我们决定去企业检查核对一下数据的真实性。”
“这也是我亲自带队过去的原因。”
狄璇道:“数据存在问题?你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吗?”
贺时年从自己的公文包中掏出报表。
“这是我们东开区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发现数据比对不上的一些报表。”
“前后汇总,整理成了一份对比报告,里面有相应数据和说明。”
狄璇看向两名工作人员,道:“将这份资料收好。”
转头又道:“去检查之前,你们有没有事先通知对方,亦或者有没有向县政府汇报过。”
贺时年道:“我们通知了对方,但没有向县政府汇报。”
“为什么?”
“因为东开区有高度自治权和管理权,我们按照正常程序,对本区域的企业进行检查属于日常工作,不用向政府报告。”
“再者,我们是调查检查,而不是审查,我们也没有审查权,所以也无需县政府同意。”
狄璇又道:“既然不是去审查,那为何派出所的同志会跟着去?”
“东开区综合执法部门的同志也跟着去?”
“这是否会诱导有些人以为,你们就是去审查的?亦或者故意去找企业麻烦的?”
贺时年道:“因为对方不配合,我害怕出现意外情况。”
“事实的结果也证明,我的未雨绸缪是正确的。”
“你们有没有提前告知对方?正式发文,正式通知?”
“门卫室的玻璃是否是你们安排人砸的?”
······
狄璇是宁海前任组织部长。
贺时年没有想到,她对纪委的工作如此熟悉。
虽然第一天上班,但丝毫没有陌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