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贪(1 / 5)

“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孩子?”

李平灿点头,低声道:“哥,我觉得这孩子是个不错的苗子。”

他感应的并非应根骨或者天赋之类,而是一种生命的气息,大概是精神强度与肉体的结合,简单来说就是“精气神”充沛。

这样的人干什么事都会事半功倍。

但因为家境窘迫导致的营养不良,这孩子像是丢在人群中谁也发现不了的野草。

李平福相信李平灿的判断,瞅着老农父子俩。老农身上还有树枝枯草的残屑,大概是趁着农闲来镇中卖柴。

他简单问了两句,知晓这两人家住杏花村,老农名为孙大牛,孩子叫孙娃儿,家里去年为了娃儿测灵根,已是入不敷出。

只可惜孙娃儿并没有测出灵根——这也是普通人家的常态,为了一个希望倾家荡产,砸锅卖铁家徒四壁也在所不惜,只望子成龙,鸡犬升天。

“老叔家里几口人?”

“生活可艰难?”

“娃儿想不想练武?”

老农磕磕绊绊,神情紧张,仿佛见到大人物般拘谨恭顺;孙娃儿小脸通红,表情亢奋,看着偶像,连忙大声抢答道:“想!”

“那就跟我练练吧。”李平福神态温和。

“那…那得多少银子……”老农窘迫的缩了缩脚,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俺家没有银子哩。”

“老大哥,你怎么那么傻?李馆主看上你家娃儿,不要你银子!”

“真是走了天大的好运!”

“我家二娃咋没有被李馆主看中,我瞅着那黑娃娃,还不如我家二娃精神呢!”

……

周围镇民见他这幅怂样,纷纷恨铁不成钢。也有人心生羡慕,看着孙娃儿,恨不得取而代之。

反应过来的孙大牛带着孙娃儿激动的跪地磕头,从未想过好运降临,高兴的语无伦次。

“谢谢…谢谢大人!娃儿快磕头!”

孙娃儿脆生生的喊:“谢大人。”

谢小刀见了打趣道:“叫什么大人,该改口了,叫师父!”

“师父!”

……

李平灿微微的笑,想到了大哥拜师的场景,也是这般激动人心。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一个传承的轮回!

…………

李氏武馆开业从月初忙碌到月中,总算清闲下来,收了十多个弟子,一年进账就是将近两百两银子。

武馆刚开业,许多人瞧着热闹的心态给自家孩子报名,再过几个月热情消退,说不定就要退出了。

当然,报名的费用是不会退的。且总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武馆,就说资历最老,号称“百年传承”的白虎武馆,有稳定的三四十个弟子,维持动态平衡。

小饭馆。

李平福请谢小刀李远等人吃饭喝酒,这些日子,多亏兄弟们跑前跑后,维护秩序,不然真忙不过来。

少人年最为热忱,真挚,不求回报。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络。

李超好奇问道:“平福大哥,你收的那个孩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孙正的根骨不错,虽然基础比较差,但好在年纪小,吃得了苦,迟早追上那些有底子的孩子,未来肯定是我们武馆的招牌。”

最新小说: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靳总的隐婚甜妻又上热搜了 末世后,偏执狂大佬她洗心革面 人在大理寺,开局还王妃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