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怒(1 / 4)

云水县衙,县衙后堂,檀香缭绕。

檀香的气息混杂着卷宗的墨香味,本该是清净之地,此刻却压抑得令人喘不过气。

梁仙官端坐在太师椅上,手指轻轻摩挲着一枚温润的玉佩,他并未抬头,目光始终落在堂外那株枯黄的梧桐树上,仿佛县中万事,皆不如这一叶之秋来得重要。

“也就是说,城中的地痞流氓,如今依旧猖獗。而那‘无生教’的余孽,也还像地里的老鼠一样,时不时便要钻出来,恶心人一下?”

他的声音平淡如水,听不出喜怒。

却让站在堂下的李平安感到一股淡淡的寒意。

梁仙官将目光从窗外收回,落在了李家兄弟身上,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那笑容却未达眼底。

“平安呐,本官当初抬举你,看中的是你那榜上题名的才华。平福,本官允你执掌巡捕营,看中的是你那武道先天的实力。”

他顿了顿,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慢条斯理地续道:“可如今看来,你们兄弟二人,文武合璧,却连区区一个云水县的治安都理不顺。这到底是你们无能,还是说……这云水县的帮派,已经成了气候,连官府都奈何不得了?”

一番话,说得轻描淡写,却字字诛心。

“酒囊饭袋”四个字虽未出口,但那股轻蔑指责的意味,早已弥漫在整个后堂。

梁仙官目光看似平静地落在堂下躬身而立的李平安身上,实则眼底深处,藏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烦躁与忌惮。

桌案上的卷宗,记录着李平福上任以来的一桩桩功绩。

城西赌坊被端,多年的地痞流氓被一网打尽,就连几桩悬了数年的无头公案,都在巡捕营的雷厉风行下找到了线索。

百姓的赞誉之声,几乎要传进这县衙后堂。

可越是如此,梁仙官的心中就越是不快。

这对李家兄弟,就如同一对磨合得天衣无缝的齿轮,一个整顿武备,威震宵小;一个梳理文书,笼络人心。他们拧成一股绳,其势头之猛,竟隐隐有脱离自己掌控的迹象。

他需要的是听话的狗,而不是能与主人并肩的狼。

“仙官大人息怒。”

李平安躬身行礼,姿态放得极低,语气平和恭顺,“是我无能,未能尽快根除顽疾,以致扰了大人清净。定当痛定思痛,加派人手,日夜巡查,必将那些不法之徒绳之以法,还云水县一个朗朗乾坤。”

他心中明镜似的,梁仙官这是在敲山震虎。如今的李家,羽翼未丰,绝不能与他撕破脸皮。

这位县令大人,不仅是官,更是仙,背后站着的是整个大虞王朝,享受着王朝气运的加持,一言一行,皆有法度之力。与他作对,无异于螳臂当车。

忍,唯有忍。

等到家族实力真正强大起来,今日之辱,来日再算。

站在一旁的周俊之听得是心中暗怒,这两个月来,维宁兄为了整理各方势力的卷宗,制定清剿计划,常常是彻夜不眠,眼窝都深陷了下去。

维宁兄的兄长更是身先士卒,每日带着巡捕营的兄弟们操练、巡街,不知抓了多少作奸犯科之徒,整个人都晒黑清瘦了一圈。

云水县的治安,比起周家在时,已是天壤之别。

可这等功绩,到了梁仙官口中,竟成了“无能”与“猖獗”。

分明就是刻意打压,唯恐李平安在县中的威望高过他去!

周俊之心中愤慨,却也只能低头不语,将那口不平之气死死压在心底。在这县衙之内,梁仙官便是天,无人敢忤逆他的意志。

梁仙官见李平安态度恭顺,心中那股打压的快感得到了满足,脸上又恢复了那副悲天悯人的表情,温言勉励了几句,才挥手让他退下。

待李平安的身影消失在门口,梁仙官脸上的温和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阴冷的漠然。

“不知收敛的乡野小子,真以为爬上了枝头,就能当凤凰了?”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喃喃自语,“这云水县,终究还是我说了算。”

…………

待三人退出后堂。

脾气爆裂的周俊之,终于忍不住,低声骂道:“欺人太甚!”

这县衙里为百姓做实事的能吏不出五指之数,而李家兄弟就是其二。

只因能力出众,就被如此羞辱。

最新小说: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靳总的隐婚甜妻又上热搜了 末世后,偏执狂大佬她洗心革面 人在大理寺,开局还王妃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