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异想天开(2 / 4)

而且居然还真被他猜对了。

对李景孝那是既佩服,又带着一股子,被他看穿、看破的无力感,和智商上被碾压的恐惧感。

李景孝要是知道贾珍在想什么,肯定会笑出来。

不是自己智商近乎妖孽,而是知道很多结局。

有了结果,再往前推理,难度其实很小。

贾珍缓了好一会,心情才平静下来。

叹息一声说道,“贤弟,你也知道,宁荣两府从我父亲那一代开始,就已经走文举之路了。

不是我贾家不知道科举更难,实在是我等不肖子弟,没一个有练武的天赋和吃的了练武的苦。

而且祖上打拼出来的家业虽然大,可东西两府的老太爷心里很清楚。

天下太平后,哪有战功可立?

而且说实在的,也舍不得家中子孙上战场。

还不如谋求转变,走科举之路。”

要说贾家没忧患意识,李景孝是不信的。

贾敬中了进士,贾珠十几岁就是秀才。

只是贾家在谋求改变时,却忘了皇家不见得愿意看到武将出身的勋贵家族,不学兵法、不练武。

跑去和寒门争夺科举的名额。

顺带着,勋贵走科举之路,也得罪了文官士大夫集团。

要是大家都这样,地方上的地主乡绅们,还怎么和勋贵抢科举名额?

而且将来有战事,冲锋陷阵的人,总不能是文官吧?

大周可不是宋明,文官完全压制武将的事,大周可没有。

不过太平年月,武将的话语权,确实比不上文官。

但对皇帝和朝廷来说,读书人多的是,不缺勋贵家的子弟去做文官。

反倒是能带兵打仗的武将,才更难得。

所以太上皇直接赏赐了贾政,工部六品主事的官职。

这么多年过去,贾政也才从六品,升职到正五品的员外郎。

在李景孝看来,其实已经是在警告贾家了。

再说,你一个勋贵,还是一门两国公的显耀门第。

本身就占据了那么多的资源,还去和天下耕读世家、寒门子弟抢资源、抢职位。

换成李景孝是在朝的文官,也会联合起来在贾家身上踹几脚。

这叫屁股坐歪了,犯了众怒。

等到贾家被抄家,失去了往日的权势和风光,贾兰成了没落贵族,反倒成了皇帝拉拢人心的旗子。

不仅顺利走上科举的路子。

结果贾兰也确实考上进士,官位还不小,能给他亲妈李纨争取诰命身份。

这么一想,李景孝忽然觉得,贾家其实从第二代开始,决定子弟走科举之路时,就注定了会没落下去。

甚至就连其他勋贵,同样不愿意看到贾家改变立场,跑去文官那边去。

更不愿意贾家真的靠着科举之路,今后的日子过的比他们好。

李景孝想了这么多,顿感人心复杂。

但贾家的资源既然贾家子弟用不上,那自己这个女婿肯定不能眼睁睁看着,贾家的人脉全便宜了王子腾。

端起茶碗喝了几口,看了眼贾珍,暗道想要贾家的人脉关系,话却不能明着说。

装作无奈的样子,叹息一声说道,“珍大哥,小弟过完年才16,再怎么努力,10年内,也基本上不可能坐上京营节度使的位置。”

最新小说: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靳总的隐婚甜妻又上热搜了 末世后,偏执狂大佬她洗心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