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 第104章 新地图和《御剑术》

第104章 新地图和《御剑术》(2 / 4)

可李景孝作为元春的未来夫婿,不管从哪个方面看,比王子腾更值得投资。

只是没等贾政开口辩驳,贾珍就摇摇头说道,“大老爷,要是景佑能上位,我们也不用选择。

但景佑短期内,没机会坐上京营节度使的位置。

现在拒绝王家舅老爷,等于得罪了王家,打破了贾史王薛几代人建立起来的关系。

得不偿失啊。”

贾母点头的看向贾政,却不想,贾政居然犹豫起来。

这下就连贾赦都意外起来,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贾政。

贾珠见父亲沉默不语,想了想后,叹息一声说道,“大老爷说的其实没错,舅父一路升迁靠的是资历和人脉。

即便坐上了京营节度使的位置,也镇不住京城里那些骄兵悍将。”

王子腾坐不稳节度使的位置,将来保不齐贾家的投资就白费了。

事实也和贾珠说的一样,王子腾上任京营节度使没几年,又被任命为九省统制,奉旨查边。

再升九省都检点。

看似升职,实际上是‘明升暗降’。

而且王子腾能力不够,升到九省都检点,同样镇不住九边的军将。

到头来,其实是害人害己。

原著里,王子腾就莫名其妙的在回京的路上暴毙。

这里面肯定和权力争斗有关,但一个做到了九省都检点,统领九边军将的大帅,会暴毙在回京述职的路上,说出去都没人信。

反正换成是李景孝,即便没法反杀敌人,逃走那是有绝对信心的。

贾赦和贾珍不由对贾政刮目相看起来。

这位虽然迂腐,但和愚笨还是没关系的。

想到这,众人都看向了贾母。

贾母却叹息一声说道,“贾史王薛四家,现在也就王家舅老爷是个有本事的。

而且我们四家,总要有个人向陛下身边靠拢。”

这话就差明说,让王子腾向皇帝靠拢。

贾政无奈叹息一声,“我受太上皇大恩,早早就恩赐工部员外郎一职,改是改不了了。”

说完看向贾赦、贾珍,两人不由有点羞愧的不和贾政对视。

说到底,他们两个宁荣两府的实际承爵人,确实没担负起贾家的责任。

就算他们俩愿意向皇帝靠拢,隆德帝都不愿意要。

贾珠虽然是秀才,但科举一路走下去,等他中了进士,没几年时间是不够的。

即便成了天子门生,但从小官做起,真正能代表贾家在朝堂上站住脚,少说也要十几二十年。

宁国府的贾敬既是贾家族长,又中了进士,其实是贾家最好的领头人。

可惜贾敬当年和前太子走的挺近,前太子造反的事情发生后,不得不出家当道士去了。

说是出家,实际上是避祸。

既然贾家已经没大出息的子侄,那就只能寻求外力。

王子腾是,林如海也是,李景孝同样是。

但人心复杂,不是你贾家想怎么样,别人就会全听你的。

选来选去,孤儿出身的李景孝,确实是最佳选择。

而李景孝说是不需要贾家的帮衬,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加官进爵。

但他娶了贾元春后,注定能获得贾家祖上积累的人脉。

贾家众男丁,这下再无犹豫,齐齐对着贾母行礼称‘是’。

不过,嘴上同意贾母的决定,行动起来时,如何帮王子腾升职进京为官,即便是贾政和贾珠,积极性都不高。

贾珍更是一心处理张华的事。

仿佛王子腾的事,和他没关系。

最新小说: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靳总的隐婚甜妻又上热搜了 末世后,偏执狂大佬她洗心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