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对元春说,将来自己和元春的孩子,能达到史家双侯的家世,那就是祖宗显灵,几世的福气了。
贾母娘家姓史,也确实一门双侯,秦可卿这话让贾母笑的那叫一个高兴。
但心里却暗暗叹息一声,暗道这李家大房太太别看还年轻,比大孙女都小半岁,却也是个厉害的主。
随即贾母心里又欣慰的想着。
好在景祐是个明白人,两个媳妇住东西两个院子。
分的清清楚楚的同时,也确实能少了很多龌龊和烦心事。
李景孝又确实本事大,将来为二房赚个爵位应该不难。
一门双侯,真的可以期待一下。
这么一来,可卿和元春就没了核心利益上的矛盾,相处起来,自然能和谐很多。
所以贾母越发亲近可卿起来。
直到天色暗下来,屋里屋外点亮众多蜡烛和灯笼,贾母才起身说要回家。
秦可卿和元春,自然是忙起身相送。
没劝贾母、王夫人多坐一会或者留宿。
是因为可卿知道不可能。
而且两家离着这么近,怎么着也不会在侯府过夜。
忙吩咐宝珠、瑞珠,去准备些礼物送给贾宝玉。
再取些补品,用她和元春的名义,送给贾母、贾赦、邢夫人和贾政、王夫人。
贾母和王夫人见她做的面面俱到,而且礼物多贵重,是个大方的主,对可卿的评价又提高了几分。
元春自然也让人准备了礼物,但她反而有所顾忌。
总不能明晃晃的,把丈夫家的好东西,可劲的往娘家拿。
但可卿就没这些顾忌。
除了补品外,送给贾宝玉的礼物,好几件都是难得之物。
而可卿这么做,也让元春感激的很。
只是元春想起丈夫说过,留贾宝玉在家中习武读书的事情时。
张张嘴,最后还是没说出口。
即便贾宝玉是她的亲弟弟,年龄也还小,但到底还是外男。
李景孝没在府上,自己这个当姐姐的留下贾宝玉,可卿那边免不了会有意见。
所以叮嘱贾宝玉在家要努力读书,顿时让贾宝玉想留在李家的心思,被甩到天外去了。
送走了贾母、王夫人和贾宝玉,秦可卿和元春姐妹俩又闲话一会。
这才各自回屋安歇。
可两人今晚注定别想睡安稳。
心里全是对李景孝的思念和担忧。
而李景孝此时,虽说打算快马走夜路,可实际上出宫时,不过下午五点左右。
现在又是5月份,盛夏晚上七八点都还没天黑。
出城跑了四五十里的,来到之前来京城的路上,就歇过马的驿站。
因为这条官路连着蓟州和山海关,每隔二三十里,基本上就有一个驿站。
而且驿站里还养着马,专门用来传递军情。
所谓的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就是在这些驿站里换马。
这才能一天跑四百和六百里。
而且这里其实是通州地界,除了驿站外,茶摊客栈更多。
驿站的驿卒,一眼就认出了李景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