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偷袭(1 / 4)

可等到李景孝因功恢复祖上的伯爵爵位的消息,传到了金陵时,王伯腾那叫一个后悔。

随后又传来李景孝升侯爵,还是世袭,王伯腾恨不得扇自己几巴掌。

就连王子腾都后悔的很。

王仁自然也是后悔,想了想后,忙问那驿卒,可知道李景孝为何一人一马出现在这里。

那驿卒不敢得罪王仁,但更怕李景孝怪罪。

所以只说自己仅知道,那位大人中午时,从蓟州赶过来的。

没想到下午又快马回到驿站,看样子,应该是赶回蓟州。

王仁不得要领,想了想后,忙安排家仆快马回京打听消息。

还专门派人去问王夫人,说不定就能打听出有用的消息。

等王家的人快马加鞭抵达贾府,贾母和王夫人正好从李家出来,回到荣国府外。

王夫人一听是侄子王仁,派人来打听自己女婿的事。

脸上的笑容立马灿烂了三分。

即便王夫人心里向着娘家,但女人嘛,炫耀的心思是难免的。

好在王夫人还不算太蠢,只说了李景孝率军北上,其他的,就不是她一个内宅妇人能知道的了。

随后重点提了句,李景孝被皇帝封为五军都督府‘右都督’。

那王家的仆役听完,果然露出惊骇的表情。

这可是正一品官武官,基本上等于武官品级的极限。

而且李家的侯爷,好像也才16,这也太夸张了。

就连王家这仆役都觉得,贾家还真是走了大运,居然靠运气得了个这么厉害的女婿。

等王仁知道这事,李景孝早就回到了蓟州。

大军准备了三天,粮草马匹全都准备好了后。

因为运力的原因,大军能携带的物资有限,居然还多出不少粮草。

可见朝廷这次是真的全力支持这次北上。

李景孝干脆花钱,找关系私人买下足够三千人吃五天的粮食。

还三千匹马五天的麦麸、大豆、黑豆和盐巴,一起收进了随身物品栏。

这才带着三千骑兵出了长城。

但这次随行的马匹,足足9千匹。

轻骑兵一人三马,重骑兵一人五马,加上后勤的驽马,足足1.2万匹。

不仅把蓟镇的马匹全收集起来,京城那边还运了4千匹过来。

在大军出关之前,李景孝两天前,就已经派遣了左镇抚司5个小旗,先一步出关探路。

李景孝对赵军明、鲁二福这些人满意和放心,自然就偏爱起边军夜不收出身的精锐士卒。

所以左镇抚司扩招,多是在九边军镇里挑选。

其中就有辽东,蓟镇的夜不收,这些人出关之前,还给李景孝详细讲解了蓟镇关外的鞑靼部落分布。

出关两三百里范围内,倒是不用太过担心水源的问题。

不过,蓟州以北的草场不多。

大片、大片的山林,反倒不适合放牧。

但小部落其实也不少,而且不少和大周的关系其实还不错。

只是一旦鞑靼人大军从蓟镇方向南下,这些人或是被逼、或是自愿,还是会跟着鞑靼大军南下劫掠。

说白了,这些小部落没阵营观念,谁厉害跟谁。

李景孝的目标,也不是这些部落。

毕竟蓟镇长城,十几二十年没遇到鞑靼人南下,不少城关看着,都显得荒废很久了,驻守的兵卒也不多。

但这也足以震慑蓟镇以北的游牧部落,没什么心思南下劫掠。

甚至不少部落还学着大周开荒、耕地种粮。

最新小说: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靳总的隐婚甜妻又上热搜了 末世后,偏执狂大佬她洗心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