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插手侍卫亲军,那是自找麻烦。
而且仔细想想,李景孝打了殿前司马军的板子,消息必然会传遍整个殿前司‘马’‘步’军和侍卫亲军。
那3千多后勤兵,转变成侍卫亲军的新侍卫们,要是知道李景孝严明军纪的话,必然会老实起来。
再被抓到有人违反军纪,那就是自己找死。
至于造反或者违抗军令,只要李景孝还在,殿前司五千马军还在。
给他们十个胆子都不敢胡来。
李景孝可是实打实,带着他们一路转战千里,杀得草原人头滚滚。
还在草原上,筑了多座几千、上万人的京观。
说凶名赫赫,一点也不为过。
送走了夏守忠,李景孝还是有些不放心的,让人去把牛展鹏和陈鸿升叫来。
前军和后军的2千人,就是归属他们俩指挥。
而这两千人,也全是之前的辅兵。
既然夏守忠特意提起,肯定是已经有人违背军纪,或者其他问题。
等牛展鹏和陈鸿升到了,就被李景孝骂的狗血淋头。
俩人一看李景孝发怒,那是屁都不敢放一个。
在草原上时,李景孝是真狠的下心杀自己人。
虞侯、百户都被他杀了两个,要不然,光是有赏赐,可压不住这些兵痞。
特别是大军孤军深入,前路茫茫,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全军覆没时。
人心最容易变,也最难以揣摩。
只有杀鸡儆猴,才能暂时稳住军心。
等李景孝带着大军,连续打了几个胜仗,灭了好几个部族。
并且真的发赏钱,甚至发女人之后,全军上下才真正开始信服他。
等大军回到辽东,李景孝的威望,在士卒心里也达到了顶峰。
那真是说什么就是什么。
你若是有不懂的地方,或者不理解的地方,那是你的问题。
而不是带着大家一路打胜仗,还带着大家发财的主帅的问题。
所以牛展鹏和陈鸿升在李景孝发火时,不仅没有半句反驳,心里还对手下那叫一个恨的牙痒痒。
暗道,一会回去,看老子怎么收拾你们。
而牛展鹏和陈鸿升一路都指挥着辅兵队,并且多次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也只有他们俩,才最适合做前军和后军两个千人队的指挥使。
李景孝见两人骂不还口,只能笑骂了句,“行了,回去给我多严明军纪,犯错的直接打板子。
若是真有人胆大包天,今天就给我处理掉。
免得明天二福带着左镇抚司的锦衣卫去查军纪,你们俩也逃不了干系。”
牛展鹏和陈鸿升立马感激涕零起来,暗道大帅到底念及袍泽之情,今天要是不提前叮嘱自己俩,明天说不定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甚至,刚坐上从四品指挥使的位置没几天,就会被贬官。
不仅自己丢人,家族蒙羞,想再提升上来,难度会大好几倍。
甚至一辈子都没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