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国策 > 第六十三章 总理的决断

第六十三章 总理的决断(2 / 2)

得知印度的增援部队进入锡金后。杜奇威立即断定,中国军队将迅速发动地面战争。

这次,杜奇威的判断仍然非常准确。作为与中国军队直接交

““让的美军将领,杜奇威非常熟悉中国军队的套元度从争的理由是帮助锡金建国,如果印度不向锡金派遣增援部队,王元庆就没有理由出兵印度。只要印度军队再次进入锡金,王元庆就可以用“防御反击”的名义发动地面战争。

在杜奇威看来,王元庆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只是一直等到傍晚,中国军队都没有在西部战场上发动进攻,连巴基斯坦军队都没有动静,杜奇威才猛然反应了过来。

调整侦察卫星的飞行轨道之后,杜奇威还让部署在迪戈加西亚的战略侦察机紧急起飞。

只是,卫星要想进入新的轨道,至少需要4个小时,从迪戈加西亚起飞的战略侦察机则要等到个小时后才能到达孟加拉湾。收到确切情报之前,杜奇威没再做出大胆预测。因为之前的事实已经证明,任何预测都有可能出问题。

也正是如此,直到引日飞点30分左右,五角大楼才搞清楚了战场情况。

中国军队已经进入印度境内,而且在西里古里附近建立了野战机场。此举证明,中国军队的目的不仅仅是防御反击,而是要将印度东部地区分割出来,然后集中兵力消灭该地区的印度军队。

这次,杜奇威没再犯错。

按照他的推断,中国军队将首先攻打印度东部地区,取胜后转战印度西北地区。避免两线作战。同时杜奇威也发现了他在之前犯的错误。即西北方向的基础条件不由中国军队的战争意图发生转变。在打通前往印度洋的航线、也就是夺取印度洋的制海权之前,中国只能依靠打手条铁路线为前线作战部队提供后勤保障。投入的作战部队不能超过2个军。要想在西部战场上打败印军,中国军队至少需要投入个军的兵力。也就是说,要想为前线部队提供足够的物资保障,必须提前打通海上航线。中国舰队最快只能在数日后到达阿拉伯海,运输船队则要到蝴7日前后才能到达卡拉奇。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军队在西部战场上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时间不会在8月7日之前。在此期间,中国军队的首要任务就是打垮东部战场上的印军。稳住东部战场。

得出这一结论之后,杜奇威很容易就想到了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在中国军队集中力量攻打印度东部地区的时候,巴基斯坦军队不会全线防御,而会发动大规模进攻。原因很简单。如果巴基斯坦军队采用防御战略,根本不可能守住漫长的印巴国境线,甚至守不住克什米尔停火线。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巴军采取防御。等于自寻死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机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

最新小说: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剑出华山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