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国策 > 第一百一十四章 蜂拥而至

第一百一十四章 蜂拥而至(2 / 2)

杜奇威首先排除了纠军的可能性。主要是而中国军队暂时没有控制加尔各答南部地区的交通要道,无法为南下部队提供足够的后勤支援。而匆军的编制过于庞大,对后勤保障的要求远远超过了战略反应军。更重要的是纠军是重装甲军,长途奔袭能力与突击速度均不如战略反应军。裴承毅派遣部队绕过加尔各答,肯定是要打开南下的通道。对部队的首要要求就是快速突击能力。而不是攻坚能力。就算纠军能够摧枯拉朽的击败加尔各答以南的所有印军,裴承毅也没有理由让纠军拖累其他部队。

排除了凹军,杜耸威就有点头痛了。

如果让他选。肯定让刀军南下。别的不说的表现足够抢眼。战斗力与突击能力足够强大,不管是快速奔袭、还是临阵攻坚。刀军都是手到擒来。也就是说,刀军既有战略反应军的突击能力,又有装甲军的攻坚能力。更重要的是,刀军的独立作战能力非常突出,在吉申根杰防御战中就没有要求过多的支援,对后勤保障的要求并不高,裴承毅完全不用担心刀军的持续作战能力。

如果让刀军南下,裴承毅为什么要出动碧军与歹军?

这是杜奇威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绕过加尔各答后,攻打加尔各答的紧迫性就不那么明显了。在凹军已经入印参战的情况下,用3支空中突击旅支援凹军攻打加尔各答。不会存在多少问题。加尔各答的防御再坚固,也比不上当年的汉城。而且现在的凹军也比半岛战叼刊勺凹军强大得多,攻坚能力绝对超一流。虽然增派2个军。能够有效缓解纠军的战斗压力,但是派出瓦军与歹军之后。裴承毅手里就只剩下2个旅的预备队了。南下攻打孟加拉湾沿岸地区很重要,可是在战役后期向西突击。为攻打新德里的行动做准备更加重要。如果由杜奇威指挥中国军队作战,在没有特殊目的情况下。绝不会让弥军与歹军去扫荡孟加拉湾沿岸地区。

排除不可能之后,剩下的再不可能,也是事实。

也就是说,南下的不是77军。而是张军、或者刃军、或者两军一同

毫无疑问,杜奇威倾向接受最后一种可能,毕竟弥军与刃军的战斗力不如刀军,虽然打手个军也能取得突破。但是效果不会好到哪里去。为了稳妥起见,裴承毅应该让两个军同时南下。如果考虑到后期作战。特别是军人的持续作战能力。让两个军轮番突击,才能有效保证进攻的持续性。

想到这。杜奇威立即肯定了这种推断。

刀军的战斗力再强,连续作战3天之后,也是强弩之末。按照人类精力的极限承受能力计算,就算刀军的官兵都很坚强,也最多继续坚抛天。4天之后,刀军必须停止作战行动,至少休整出小时,让官兵养足精力,才能再次参加作战行动。对南下突击来说,裴承毅肯定不希望突击部队在半路停下来休息。而且很有可能停不下来,因为南下需要面对更多的印军,很有可能遭到印军持续不断的骚扰。坠军与歹军都是网刚参战的部队。不但能够坚持更久。而且两个军轮番进攻,总能让一个军得得到休息。

做出这一判断后,杜奇威立即联系了史塔克,让夹塔克警告印度陆军。

问题是,美国发出的警告。也仅仅是警告。

史塔克找到古吉拉德的时候。天色已经快要亮了,执行迂回包围任务的中国军队已经部署到位。

虽然古吉拉德立即向驻守加尔各答的印军下达了扩大防御范围,阻止中国军队绕过加尔各答南下的作战命令,徊是由战略反应军、空中突击旅与强大的火力打击组成的密不透风的包围圈,印军根本无法执行陆军参谋长的命令。

无法出动加尔各答的守军,只能安排周边部队阻击南下的中国军队。

结果。当古吉拉德准备调整部署的时候。才发现根本没有办法部署。因为附近地区没有军队可以阻击南下的殆军与刃军。

凹军已经在恒河东岸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机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

最新小说: 开局变萝莉:因为太强只想睡觉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剑出华山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