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国策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国舞台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国舞台(2 / 2)

根据一些没有得到证实,也许永远也无法得到证实的消息,早在《开罗协议》签署之前,共和国与欧盟就达成了一份至关重要的秘密协议,对欧亚非大陆交汇处的势力范围做了明确划分。

埃及以西的北非地区,将是欧洲的传统势力范围。也就是说,大战结束之后,共和国将从摩洛哥撤军因为直布罗陀要塞不属于北非地区。也不属于阿拉伯国家,所以共和国没有答应从直布罗陀要塞撤军,将该地区的主导权交给欧州。作为回报,欧州将承诺不向北非地区扩张,即不吸收北非国家加入在战后成立的“大欧州国”。

约旦以东的西亚地区,将是共和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因为欧洲在该地区没有驻军,所以该地区的战后规划完全由共和国做主,欧州要做的。只是接受与承认共和国在该地区的所作所为。作为回报,共和国承诺在不涉及国家主权的领域,比如经济、贸易等方面,与欧洲共享西亚

。从埃及到约旦,将是共和国与欧洲的势力缓冲区。

事实上,这也就是所谓的“泛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核心地区。

虽然与共和国战前规划相北差了许多,毕竟叙利亚与伊拉克都被排除在了这咋小核心地区之外,而埃及本身又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意识,所以共和国在

心,拉伯国家联明的影响力肯定不会大到哪里去,车少反性的影响力,但是埃及一直严在北非地区的扩张行动,所以只要欧州不做得太过分,“泛阿拉伯国家联盟。肯定成为一个框架组织,不会有妾大影响力。

因为欧洲也惧怕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国家,所以共和国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说得直接一点,这份秘密协议的最大受害者就是阿拉伯世界。准确的说,是除了埃及之外的其他阿拉伯国家。

因为根本利益得到了保障,所以共和国与欧洲都是受益者。

大战期间,埃及保最大的好处,成为了阿拉伯世界的中心国家。毫无疑问,埃及得到了好处,而且还是巨大的好处。与之相比,叙利亚与伊拉克是战胜国,而且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换来的却只是一些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虚名。

不说与埃及比,就连作为战败国的摩洛哥都比不上。从这个角度出发,阿拉伯世界不在战后分裂才是怪事。

明白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战后的阿拉伯世界会成为动荡的根源。

作为最强大的阿拉伯国家,埃及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出卖其他阿拉伯国家。虽然在大战结束之后。埃及在中东地区与北非地区的地位的到了共和国与欧洲承认,并且被公认为地区强国,还得到了如同约旦、巴勒斯坦这样的阿拉伯国家的认同。但是埃及的影响力也仅仅局限在这个小小小的三角地区。

从某种意义上讲,欧洲在这份瓜分阿拉伯世界的秘密协议中获得的利益并不多。

把目光放得更广阔一点就能发现。欧洲在阿拉伯问题上做了很大的让步。在欧亚大陆上,虽然欧洲通过出兵俄罗斯、并且与共和国瓜分俄罗斯欧洲地区小以及在战后与共和国共同建立新的俄罗斯联邦,稳住了战线,并且用一个不算过于弱小的俄罗斯将共和国挡在了千里之外,但是欧洲已经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而且向东扩展的空间被彻底堵死了。站在欧洲的立场上,除了向大西洋对岸发展之外,唯一的选择就是渡过地中海,南下非洲大陆。而欧洲要想在非洲大陆上站稳脚跟,首先就得控制撒哈拉以北的北非地区。

事实上,这也是欧洲坚持了数十年的基本扩张政策。

说得不客气一点,欧洲在犹太人问题上死活不肯首先让步,就是不想让共和国通过中东地区染指北非。

问题是,国家间的较量靠的是实力。而不是意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机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

最新小说: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靳总的隐婚甜妻又上热搜了 末世后,偏执狂大佬她洗心革面 人在大理寺,开局还王妃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