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逍遥红楼 > 第24章 文会

第24章 文会(2 / 3)

说完这话,只见贾琮的目光似有所指,这时大家顺着他的目光才发现梅秀才正冷着脸向这边走来。

原来这梅秀才被贾琮先前一顿呛,由于是自己有错在先,所以一时难以反驳;如今又见众人围绕着这贾氏二童亲热无比,倒把自己冷落一边;再加上听文那二童之一就是贾十五郎,想当初自家书店要与他合作刊印话本,没想到却被拒绝,反而与孟家的浩然居合作,这段时间把自家商铺的生意打压不小。

新仇加上旧恨,梅秀才自认惹不起孟家,难道还会惧怕一个没落的勋贵之家吗

只见梅秀才冷脸走了过来,开口就说道“今日乃是文会,诸位不论诗词文章,却围住二童阿谀奉承,国公府子弟又如何,读书人气节何在,在下羞与趋炎附势之徒为伍,告辞”

众人听梅秀才出口无礼,甚至直接把在场之人比作趋炎附势之徒,顿时不忿起来,孟杰作为主人,当先喝道“梅兄且慢”

若真让梅秀才就这样走了出去,外面就真只当孟府文会乃是以身份论高低了,孟杰如何能让府门蒙羞,于是说道“我孟家每年文会宗旨乃是以文会友,文会只论文章诗词佳次,不论出身高低如今梅兄你不服,只管那文章诗词前来说话,又何必要故作清高,拿话来挤兑。”

有书生接口道“孟兄说的不错,二位贾小友门第虽高,难道以孟兄的家世还要趋炎附势不成还有姚季姚兄,李宇李兄,张迁张兄,更多的我就不一一指出,你说哪一位家世不能与国公府相当,难道大家都需要趋炎附势,只有你梅秀才一人有读书人风骨不成”

这时梅秀才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开口得罪人太多,如今已成众矢之的了,只怕一个不好,还真就给家中招灾惹祸也不一定。

就在梅秀才还在计较得失之际,又有人高声道“说得对,就算我等乃是寒门出身,但是自认也不是趋炎附势之徒,比如你姓梅的虽然是翰林之子,今日不给我们一个说法,就休想这样辱人之后就走”

能考上秀才之辈,自然不会有愚蠢之人,梅秀才这时已知自己犯了众怒,若不平息就此离去只怕日后难以收场,还不如今日事今日毕,都怪姓贾的才有此难堪,自己不好过却更不能叫他如了意。

梅秀才打定了主意,只见他先是连连作揖,然后大声说道“诸位兄台原谅在下一时口不择言,明日在一品居,我摆酒给大家赔个不是。”

此言一出,倒叫大家不好再加以指责了,毕竟许多人都是与梅秀才旧识,如今梅秀才当众赔礼道歉,就算不认识的也慢慢平息了怒火,梅亭之内也渐渐安静了下来。

只听梅秀才又道“在下之所以口不择言,也是一时激愤,诸位试想,年纪不过总角的少年郎,就算写过两本话本,难道就真有真才实学了吗岂不知,世上还有些不知廉耻之徒,只为扬名请人代笔也不少见,所以明日道歉酒就不请某些神童了。”

如今梅秀才学了聪明,撇开众书生,话语直指贾琮乃不知廉耻之徒,为扬名请人代笔写话本。

这样一来,大家看贾琮的眼光就有些变了,谁让贾琮年纪实在太小,众人又没人亲眼见过贾琮显露才学。

毁人名声就如断人前程,若贾琮不反击,将来纵然再有作品面世,只怕还有人会说贾琮是请人代笔的无耻之徒。

只见贾琮上前几步,径直来到梅秀才身前,昂首凝望着梅秀才寒声道“我要你收回刚才的话,为刚才的话给我道歉”

梅秀才冷笑“这不过是我的推断,如你不心虚又何必发怒。”

最新小说: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靳总的隐婚甜妻又上热搜了 末世后,偏执狂大佬她洗心革面 人在大理寺,开局还王妃清白 完蛋,我被公主包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