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三章 虽九死其犹未悔

第三章 虽九死其犹未悔(1 / 5)

李善道的声音不高。

但一句话,就将驿馆堂内的气氛陡然从方才的悲怆转为一种紧绷的肃杀。

宇文化及离江都时,除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秘书监袁充、右翊卫将军宇文协、千牛宇文皛、梁公萧钜等被杀,及江都太守陈稜等地方官员被留下了以外,其余的隋之在江都的朝中大臣,大都被他裹挟军中,带来了山东、河北。

他这一下兵败,现今从他逃窜去魏郡的只唐奉义、张轨等等他的少数心腹而已,其余的隋之江都朝臣,有的也趁乱逃走了,但仍有很多,俱被汉军将士擒获。——只从连着这两三日,川流不息被押入城内的隋臣身影有多少,就可知被汉军将士所擒之人的数目之众。

这些擒获的隋臣,的确是需要处置,而且不仅是需要处置,还得妥善处置才行。

一个来说,这些隋臣与“国玺”等宝相同,关乎隋朝的象征与权威,如果能将他们尽数消化掉,纳入李善道的“汉”,李善道这个军政集团的根基就会更稳,更具有“王统”之继承了。

再者,这些隋臣多出身於州郡名族,他们的家族基本上都是历代仕宦,不论本人到底有没有杰出的才干,就像郑元璹,其家族在地方上都有着深厚的影响力,如能将他们消化,纳入汉军体系,亦能相当有利於李善道其后的用兵、与洛阳和长安争夺天下。

但话说回来,强扭的瓜不甜,以上两条都是从“能够消化掉这些俘虏的隋臣”为出发点而言之,却这些隋臣愿不愿投降李善道?这就是另一回事了!则如果他们不愿降从?又怎么办?

李善道话音落定,堂中沉寂了片刻。

烛火在灯罩内不安地跳跃。

薛收、马周等亦伴从李善道来见了萧皇后、南阳公主。

短暂的沉默后。

马周起身,按着腰间佩剑,慨然说道:“大王!如大王所言,昏君虽暴虐残民,海内民怨,‘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顺天应命,大王因而起兵,奉行天讨,以为汤武革命之故事,然则,宇文化及为隋之臣,世受隋恩,却弑君篡逆,实天理难容!臣故以为,凡追随其之逆党者,亦悉背主之贼也!若裴世矩诸辈,与宇文化及同,俱为前隋重臣,食君厚禄,而昏君蒙难,不能死节,反屈身事贼,摇尾乞怜,尤其裴世矩,迎拜化及马首,忠节尽丧,真士林之耻!”

他踏前一步,剑穗随着动作剧烈晃动,语气斩钉截铁,“此等反复无常、毫无忠义廉耻之贼,留之何用?徒费粮秣,且遗无穷后患!今日能背昏君,明日焉知不会背大王?臣故斗胆,敢请大王,当机立断!裴世矩、崔君肃、何稠等一干从逆之恶,一体下狱,明正典刑!枭首传示,以儆天下!唯有如此,方能涤荡污浊,树我新朝刚正纲纪!”

注视了下李善道的神情,他补充说道,“大王,还有王轨、苏威!王轨身为东郡守臣,开门献城,不仅引狼入室,助纣为虐,而且险些害我黎阳失守、河北沦陷,罪亦不容诛也!苏威八旬之龄,两朝老臣,恬不知耻,昏君死后,往参宇文化及,臣为之羞!臣以为,亦应诛之!”

语气缓了下,他最后说道,“至若虞世南诸辈,虞世南尝乞代其兄而死,后被宇文化及等裹挟,乃不得不屈身於贼,心尚存义,情有可原。若能悔改,可予宽恕,以显大王仁德与胸襟。”

他年轻的脸上满是坚毅与鄙视,按剑的手背上青筋凸起,显示出他嫉恶如仇的激烈。

最新小说: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剑出华山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