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朝草创,制度犹尚不全。裴公、苏公,公等皆两代、数朝之元老,今日接见公等,我主要是为两件事。第一件,量才授官,第二件,我希望能借公等之博闻,熟悉历代之典章,襄助玄成,为我完善新朝制度。我此两意,公等何意?”李善道亦坐回主座,话入正题。
苏威、裴矩等闻言,面露感激,齐声应道:“大王再造之恩,臣等敢不竭忠尽智,以报万一!”却是“罪臣”,顺势已变成了“臣”,诸人各自暗松了一口气,知道这条性命不仅是保住了,更在李善道这个新兴的军政势力中,暂时地找到了新的立足之地。
——何为“暂时”?天下於今大乱,纷争未休,李善道能否成事,且在两可。李善道如最终能够成事,他们现降了李善道,当然最好;如不能,则这个立足之地,自就是“暂时”的了。
“既如此,裴公,就先授你礼部侍郎,协理玄成,厘定新朝仪轨;何公,授你工部侍郎,专掌军械改良、城防修缮及水利工事。眼下汲县、黎阳城垣多有损毁,黎阳仓亦需加固,皆由你主持。苏公、崔公,你们二人年高德劭,暂以侍中顾问之职屈之,可好?”
此数人之外,其它被带来堂中的俘臣、俘将,李善道也一并各下了任命。
由魏征代为宣布。
裴矩等席子没坐热,纷纷起身,再度下拜,千恩万谢。
李善道端起茶碗,又抿了口茶水,再度环顾了下这些隋之旧臣、旧将,嘴角露出点似笑非笑,他说道:“今日算是我与公等定下了君臣之分。我还是这句话,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有份见面礼,赐给公等。”轻轻摆了摆手,薛收起身,捧着十余幅字,分给了裴矩等人。
这十余幅字都折叠着。
在裴矩等谢着恩、打开时,李善道好似很谦虚地补充了一句,说道:“此乃我亲笔所书。公等大概皆知我出身,我本田舍夫也,文墨勉强粗通,字迹难免拙劣,还望公等勿笑。”
十余幅字打开,裴矩等注目看之。
是一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字迹确然称不上好,但银勾铁画,力透纸背,配上诗意,一股凛然忠义、杀伐之气扑面而来!
裴矩、苏威诸臣,无不悚然动容,至有汗如雨下者。
……
次日一早,送了王君廓、冯金刚、罗艺等率休整过后的部众西往魏郡,继续追击宇文化及残部,又亲自送了薛世雄、李善仁、陈敬儿等前往东郡上任后,李善道班师还贵乡县。
行数日,到贵乡县,才入境中,李善道望到眼前所见,就不禁皱眉,唤魏征近前,出言责备。</p>